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李莉门深度报道 牵涉证监会内幕

   2015-04-07 网络网友54
核心提示:见下文

      一边是基金公司运作受到监管层警示,另一边是基金公司邀请监管层出访欧洲并支付费用。而在“老鼠仓”被揭露之后,基金公司并未被停发产品。由证监会员工李莉夫妻反目牵扯出的诸多质疑进一步发展,周一,《证券市场周刊》披露了李莉以及时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的李正强接受上投摩根招待的照片,并引发投资者对于证监会是否违规核准上投摩根基金产品的质疑。

  当事两方的相关人士昨日说,上投摩根和证监会都有可能在今明几天回应此事,但至昨日截稿时,当事双方尚无官方回应。

  证监会官员被曝与基金公司高管同游欧洲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2006年12月3日至12日,一个10人的公务旅行团访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四国,成员中包括时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傅帆,时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李正强和时任证监会法律部案件审理执行组副调研员(副处级)李莉。

  报道指出,这一行人的安排,最后的费用合计每人3万元多元,由上投摩根支付。

  “欧洲游”之前基金公司曝出“老鼠仓”

  如果公务访问或招待并不足以引起市场质疑,出访时间与上投摩根唐建案的时间重合则引起市场猜测。

  根据证监会和上投摩根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例“老鼠仓”案———唐建案的披露,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在2006年9月底募集完毕,唐建成为基金经理。2006年11月,上海交易所发现他突然拉升新疆众和的股票价格,这一举动引发监管层警惕,上交所向上投摩根发出了风险提示函,上海征管办对上投摩根进行内部管理的现场检查,并一度暂停业务审批。

  2007年4月份,唐建案被曝光,证监会开始调查;按照证监会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公司因违规接受调查或整改时,不具备募集新产品的资格。但在证监会披露唐建案之前,上投摩根在2007年4月和10月各发行了一只基金。

  在2006年12月份的欧洲访问团中,李正强时任基金监管部主任,基金产品核准的权限在该部门,李莉时任法律部案件审理执行组副调研员。截至2007年底,李莉参与审理了基金同德、基金景博、基金汉鼎等多起基金涉嫌操纵案,以及几十家证券、期货公司的违法违规案件。

  上海知名证券律师严义明此前表示,由于中国证监会和上投摩根是监管与被监管关系,国家公务人员接受监管企业的付费邀请,这种行为完全有理由与行受贿画等号。

  4月13日晚间,上投摩根工作人员表示,上投摩根被调查是2007年4月份的事情,而当年4月发行的内需动力获批的时间早于调查,而QDII的获批则在调查认定“老鼠仓”为个人行为之后,因此基金获批并不违规。

  三一重工曾是上投摩根重仓股

  据央视报道此前李莉被其前夫的母亲举报,李莉在发给其母的短信中指出:“三一重工2006年每股收益1.16元,分配预案十转增十,分红两元。”这一短信内容与随后一天三一重工公布的业绩内容完全一致。

  证监会在对此事的回应中指出,上市公司发布年报的信息并不经过证监会审核。

  李莉此前与上投摩根有过的接触使得另一种猜测成为可能。

  在2006年—2007年之间,上投摩根一直是三一重工的大流通股东。2006年的三季度报告显示,上投摩根双息平衡是第一大流通股东;而2006年年报显示,上投双息和上投中国优势双双列基金股东前两名,合计持股占比达到5.56%;而2007年一季报和半年报则显示,中国优势、上投双息和上投成长先锋均列三一重工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李莉的前夫举报称,李莉也买过上投双息平衡。

  ■ 背景链接

  前夫举报证监会员工内幕交易

  3月27日,央视新闻30分曝光证监会员工李莉涉嫌内幕交易,举报人指出,在一张李莉母亲使用的SIM卡中发现,在2007年三一重工业绩披露前夕,李莉提前获知消息并告知其母。

  随后的报道逐渐显示出这是一起夫妻反目引发的纠纷,举报人为李莉前夫之母,李莉前夫为央视员工。

  证监会一度回应说,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流程规定,该公司从未将2006年报提交证监会审核。另外,李莉的母亲从未买卖该公司股票,其前夫在与李莉婚姻存续期间也未买卖该公司股票。经查证,没有证据表明李莉利用该信息从事内幕交易。

  但质疑声音指出,李莉是否操作股票、是否违规、如何提前获知内幕信息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383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