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合作型保障房”不能玩“概念游戏”

   2014-09-26 上海金融新闻网367
核心提示:政府提供土地,符合保障政策条件的家庭承担房屋建设费用,北京首次提出这种政府与居民家庭合建的保障型住房——“合作型保障房”。目前,已确定4个试点项目、近5000套房源,力争年底摇号。

欢庆网消息:政府提供土地,符合保障政策条件的家庭承担房屋建设费用,北京首次提出这种政府与居民家庭合建的保障型住房——“合作型保障房”。目前,已确定4个试点项目、近5000套房源,力争年底摇号。

今年6月30日起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曾提出北京拟将用“配售型保障房”取代经适房、限价房。由于审议中有人大代表质疑“配售”的概念,认为有牟利性质,所以将“配售型保障房”概念调整为“合作型保障房”。这种概念之变,显然,也是一种进步。

“配售”概念中的一个“售”字,的确让人感觉有牟利之嫌,但保障房不应该出现牟利。改为“合作型保障房”之后,给人感觉好多了。说明一些人大代表很心细,充分考虑到了公众感受。但笔者以为,不能只是调整保障房的概念,还应该赋予“合作”二字真正内涵。

所谓“合作”,政府与居民的地位应该平等,在保障房选址、房屋建设费用等方面,双方应该共同参与、协商;即使项目主要由政府来操作,但居民作为合作的另一方,也有权对建设成本、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只有平等参与的合作才是真正合作,否则,所谓的“合作”就是有名无实。

从报道来看,北京的“合作型保障房”完全是政府一手在操作。比如,试点项目由政府来选择,单套住房面积由政府来确定,房屋建设费用具体金额也由区、县价格部门会同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居民作为合作另一方却没有平等参与的空间,对居民而言“合作型保障房”是一种“概念游戏”。

我国保障房之所以问题多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缺少参与、缺少监督。比如,保障房分配中出现的权力寻租、骗购等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让公众充分监督。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因为选址不当、配套不全、价格不合理出现的“弃购”现象等,也是因为没有给公众充分参与、监督的空间。如今,既然提出了“合作型保障房”这个概念,那么,就应该吸取过去的教训,让公众充分参与监督。再从“合作”一词来理解,更有必要赋予居民参与权、监督权。只有这样,“合作型保障房”才不会变成“弃购房”,居民也愿意承担房屋建设费用,因为参与和监督让居民清楚建设成本。

不过,已经习惯于一手操办保障房的地方政府,未必会愿意让居民参与、监督,或许还会认为是添乱。笔者认为,要想让政府与居民真正合作建设保障房,一方面需要政府决策者转变观念,放低姿态去适应与居民的合作。另一方面,在制度中应该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让双方平等合作。另外,尽管北京用“配售型保障房”取代了经适房、限价房,“合作型保障房”又取代了“配售型保障房”,保障房类型比以前少了,操作更简洁明确,但还是相对复杂。最理想的做法是,住房市场只有两种,一种是商品房,另一种是廉租房,不仅能方便管理,还能减少问题。

令人不解的是,上述草案还没有在人大正式通过,只是调整了“配售型保障房”的概念,有关方面却已经确定4个试点项目开始操作了,没有制度作为依据,没有制度来约束,仓促操作是否妥当值得思考。况且,“合作型保障房”的“合作”只停留于概念,政府出地、居民出钱的“合作”过于表面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462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