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是一个很“双面”的词,既然是“前”,就说明已经过去,覆水难收;既然是“夫”,就说明有过情分,付出过切肤之“痛”。
和几个离婚女人谈及前夫话题,大家的想法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探讨与前夫的关系一定是在有孩子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存在这个话题。没有孩子,用一个“他”字足以代替,那个男人就仅仅是你回忆中的一个符号而已。
对于过去的事情就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对于流逝的岁月,却不能没有怀想和回忆。因为有孩子作为纽带,离婚之后,你和他之间还有“不得不”的往来。把他当成朋友?亲戚?敌人?陌生人?你的付出和收获与你期望的距离又有多大?如何和前夫相处,便成了离婚女人不可回避的问题。“离婚了,就别来找我。”对此,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几个女人和前夫的故事可见一斑。
小许 32岁 职业教师
“离婚了,就别来找我。”这话对哪一方来说都是对的。
每一对有孩子的夫妻原本都没有想离婚,但是,很多事情的出现无法遂愿。既然我们已经不能相爱、得不到相互的尊重,结束婚姻是为了结束一个噩梦。那么无论前路如何,我都要往前走,要努力走好。前提就是要告别过去,不让过去的恩怨影响自己。
我不会和前夫来往,我们彼此的生活不相干。我把他,以及过去的生活,像蛛丝一样抹去。关于他,在我将来的生活中,痕迹越少越好。我不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权,这要承受更多,但我宁可承受解决问题的压力,也不愿意承受去面对他的情绪。我不会干涉孩子和他生父的往来,那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这样的生活对孩子是一种遗憾,我也不认为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却是最适合我的方式,这可以让自己平和。当他已经成为“前夫”,我们之间很多美好的东西已经破坏。他怎样做是他的事情,我去督促或者抱有幻想什么的,一定是添堵,乱的是自己。
活着总是会有些问题,有些问题不去触碰,就当那个问题不存在,这是保护自己心情的最好办法。
张妹 40岁 企业出纳
“离婚了,就别来找我!”那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因为有太多的理由不能不找,所以才会有这样无奈的话。
我结婚的时候,他非常穷,也没有责任感,我见不到钱也见不到人。我们经常为此争吵。后来他在外边混得不错了,自然也有了女人依附,也有了离婚的资本,所以我们离了。孩子归我。
对于一个40岁带孩子的离婚女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堵死了再嫁这条路。要承受经济、精神双重负担,离婚承受最多代价的往往都是女人。虽然前夫一再说孩子的费用他负责,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钱,哪里是小账可以算得过来的。如果你不向他三番五次地提,能争取的其实就只是生活费。
离婚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我也只能和他继续“搅和”。孩子总会长大,长大了还是叫他爸爸,而且我和孩子朝夕相处,要管教他,孩子认为他花的是他爸给的钱,而我只是管教他,我的付出他还不能理解。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你无法剥离孩子和他父亲的血缘关系,不如拉住他,让他尽量分担你的困难。毕竟曾经是夫妻,又有孩子在中间,至少,他可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何必计较太多,我们也可以学学外国人,离婚也可以成为朋友。
田女士 36岁 公司职员
“离婚了,就别来找我。”本来嘛,能离,就意味着心已经分开,没有相互的利益联系,谁还会为谁考虑呢?
把他当成一个亲戚,可远可近,这可以;当成朋友?不可能。离婚男女如果做到了“包容”,那就不如复婚算了,何必折腾得几败俱伤?
我觉得,与前夫和平共处像亲戚朋友一样,是女人一厢情愿的白日梦!外国人离婚后可以做朋友,但中国人大多不行,离婚后的中国男女有太多无法平衡之处,这些都会影响离婚后男女的心态。试图和他做朋友,等于开始重复一种感情赌博,那是一种危险游戏。
我离婚后没有要小孩,因为当时我太穷了,经济和精神状况都陷入崩溃状态,当时前夫条件比我好。后来我结婚了,生活状况大大改观,但这成了我的罪过,前夫及其家人都说我如何狠心,不让我看孩子,好像我和孩子一起吃糠咽菜那才是有骨气、才是贤惠。我曾经用多种办法尝试和前夫做朋友,但每次谈话的时候,都难免不提起往事。经常是要谈的问题没有谈,却触及了旧伤疤,好几天缓不过来。离婚了,没有了相互的利益,就很难成为朋友。
爱情本来就短暂,当婚姻的琐碎将爱情磨砺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男女都经历艰难的挣扎从中逃离的时候,让爱情重来是一个梦。人生总会有很多遗憾,感情的事情就更为复杂。相处,必然还有些希望,也难免有很多触动。绝望的痛是短暂的,希望的痛才是绵长的。人生是一段一段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为失去的耗神,不如为新生活打拼,无论苦乐都是新鲜的。懂得放弃,才能更好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