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梅兰芳谈“戏改”惹麻烦 终以“危机公关”化解

   2013-09-13 中国新闻网311
核心提示:1949年10月底,在北京参加完一系列新中国庆典活动后,应天津市文化局局长阿英邀请,梅兰芳到津演出。其间,他接受了刚由天津《大公报》改组建立的《进步日报》采访。
       欢庆网消息:1949年10月底,在北京参加完一系列新中国庆典活动后,应天津市文化局局长阿英邀请,梅兰芳到津演出。其间,他接受了刚由天津《大公报》改组建立的《进步日报》采访。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大谈“戏改”。到194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时止,经过审查,除了解放区创作的10个新编历史剧和10个新编现代戏,所有剧种的传统剧目加起来只有63出可以上演。民间有句顺口溜形容可观剧目之少:“翻开报纸不用看,梁祝西厢白蛇传”。记者问梅兰芳“京剧如何改革”,他说出了内心的真正意见:“京剧艺术的思想改造和技术改革最好不要混为一谈……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
 
       梅兰芳的表达已比弟子程砚秋温和很多,程曾直言,“戏改”如“鲁莽从事,会酿成不易挽救的大错”。作为刚上任的戏剧改革委员会领导,梅兰芳的一番话无异于“唱反调”。田汉、马彦祥、马少波等文艺界领导批评梅兰芳宣传改良主义观点,与京剧革命精神不相容。

       当时年仅22岁的小记者张颂甲后来担任了《经济日报》副总编、《中国建材报》社长,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自己第二次探望梅兰芳的情景:“才几天不见,梅先生这回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容貌也有些憔悴了……他告诉我:‘已有两三个晚上没睡好觉了’……接着,他焦急并带有埋怨地说:‘这事怎么办?那天我只不过随便和你谈谈,没承想你那么快把文章发表出来,也没承想那么快惹来了许多麻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396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