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相干的外人看来,安倍态度很谦恭,语气很诚恳,释放的信号够“善意”,中方不接安倍递出的橄榄枝,似乎不太合适——而这,正是安倍需要达成的效果。简而言之,安倍的“对话门”只是一场公关秀,他向中国喊话邀客,对着客人的却是后脑勺。
对话是为讨论问题,首脑会谈更不可能只是“请客吃饭”。中日之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一手挑起的钓鱼岛主权归属争议问题。不谈最大问题,中日对话的意义丧失大半。
中方从大局出发,已经反复表示,既然最大问题暂时谈不拢,为了不影响谈两国间的其他问题甚至合作,双方应该同意把钓鱼岛争议问题搁置起来,就像中日老一辈政治家发挥政治智慧达成的默契那样。
中方的诉求合情,合理,灵活,有度。但安倍的一贯回答是,日方不承认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明明是最大的问题,却说不存在问题。好嘛,这哪里是迎客,明明是拒客。
好比两个平时有矛盾又互相需要的邻居。邻居A说,我家门一直敞开着,随时欢迎过来坐坐聊聊。邻居C说了,没问题啊,可是你得把挡着门口的那块石头挪到一边去啊。邻居A装傻说,我家门口没有石头啊。可街坊邻居都看到了,他家一个叫野田的家伙去年把石头搬自己家门口去了。
更何况,安倍还经常做出与“迎客”姿态完全逆反的言行。一会儿反咬一口中国不讲理;一会儿招兵买马要对付中国;一会儿向远方的老美投怀送抱撒娇哭闹;一会儿与南海小菲妹合纵连横打得火热。
这样的邻居,摆多少笑脸,说多少动听的话,只能让人觉得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不妨说,安倍口中的“对话”原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是安倍画在墙上的虚拟门。
安倍“画门”的最大目的,就是想糊弄开始对其僵硬立场有所不满的美国人和渴望改善中日关系的一部分日本人——你们看,我开门了,可中国人不进来啊!
你都可以想象出安倍两手一摊的“委屈”状。可惜安公子演技不佳,连个“死跑龙套”的演技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