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国家遥感中心廖小罕主任介绍了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并与相关专家一同回答了媒体提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由“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陆表水域面积分布状况”两个分报告组成,分析了2011年全球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1982-2011年共30年动态变化,以及2010年全球陆表水域空间分布状况和2001-2011年典型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等,进一步揭示了全球生态环境(植被生长状况、水域面积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政府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工作是科技部在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相关项目支持的成果应用基础上,根据国际地球观测领域的发展态势,在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地球家园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渠道,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
2012年2月,国家遥感中心组织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开展了2012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先后召开30余次会议,邀请业界资深专家学者参累计逾400人次对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了评议,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012年2月,国家遥感中心组织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开展了2012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先后召开30余次会议,邀请业界资深专家学者参累计逾400人次对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了评议,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今后,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将作为科技部的一项重要常规性工作和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服务内容,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目前,该项工作已得到中央财政专项工作经费支持,科技部也为此制定了系统性的工作规划,后续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科技部将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渠道开展工作,加大我国气象、海洋、资源、环境、测绘等卫星数据的综合应用,坚持多部门协同创新,进一步做好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