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钱”突破2000元
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今年29岁的许海成,就是一位“80后”。“我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目前正是处在结婚的高峰时期。”小许说,今年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结婚的特别多,几乎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对。尤其是在国庆节期间,比以往的年份都要多,除了10月1日和10月7日,剩下每天都有婚宴要赴。“朋友、同学、同事结婚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一扎堆,我这假期休不好,钱也不够花了。”小许说。他算了一下,长假期间光是参加6场婚礼随礼就花掉了2600元。而小许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一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多一点,短短几天时间花的“份子钱”比一个月工资都多。
与小许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原本有着出游打算的郭先生就在节前收到了好几张请帖,最后只能取消外出计划。“都是好哥们,好朋友,哪个都不能不去啊。”没办法,郭先生只好把出游的计划取消了。还有在外地结婚的同学,虽然自己不能出席,但也必须得把份子钱捎过去。送完“份子钱”,郭先生表示,这个月的存款计划泡汤了,必须得学着省着花了。
发请柬也累人
在采访近10位“80后”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普遍抱怨,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大多数都是“80后”,赶上国庆节大批结婚,一下要随出好几份礼钱,实在有点吃不消。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给出去的钱,等我结婚的时候还要还给我,等于变相存款吧。”
在国庆长假期间举行完婚礼的新郎小林告诉记者,不但随份子钱累人,收份子钱也是个累人的活。举行婚礼前的半个月,小林就一直在考虑应该给谁发请帖,发多少张,反复敲定名单,担心发的不好会影响关系。他说,发请柬其实很难把握,你发了吧,可能人家感觉跟你关系并不亲近;没发到吧,又有可能惹别人不高兴,确实是个累人的事。林先生还说,原本自己不打算办婚礼,可是父母却不同意,感觉以前送出去的份子钱必须得收回来,要不然可就赔本了。“来回随份子钱就像恶性循环,你给我,我给你,最后还都是自己的钱。”小林这样说。
少数年轻人悄悄改变
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准新郎王青,他正在装修房子,并打算在年内完婚。王先生表示,对于如何举办婚礼,他早已与家人和女朋友商议好,结婚不请车队,不请舞狮队等,只宴请亲人和要好的朋友。至于“份子钱”,王先生认为,那些以前自己随过的,这次肯定会还给自己,至于自己没给过的“份子钱”的,这次肯定就不邀请了。
“采取这种方式,大家之间也就两清了,以后也不用我给你,你再给我,这样走形式相当没意思。”王先生说,举行一场简单、有意义的婚礼同样会赢得幸福生活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