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缺乏监管亟待规范
目前,我市有婚庆公司400多家,但注册的不足百家。今年以来,市区内结婚的新人达到1.5万对。由于近年来结婚的年轻人数量可观,婚庆市场呈现卖方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进入婚庆行业的门槛很低,婚庆行业鱼龙混杂。一些正规的婚庆公司拥有自己的专业摄影师、专业化妆师、专业策划人员等。也有部分婚庆公司只是租了个小门面,摄影师、化妆师等都是接到活才临时雇用的,运营成本较低,对客户开出的价格也比较低,使得市场上的价格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甚至常常因为服务不够完善,引起很多纠纷。
新规出台婚庆合同示范文本
这份国家标准对“不可抗力”进行了约定。根据标准相应的示范合同文本,约定婚庆服务的甲、乙双方如果遭遇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履约,可视不可抗力的实际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责任。比如在主持人方面,结婚新人预定的主持人如果因为生病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亲自主持,那么婚庆公司应该及时提供同级别以上的主持人代为服务。另外,在安全措施、婚礼车辆整洁度、价格公示等方面,国家标准也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此次《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还同时出台了《婚庆服务合同》的示范性文本。
影响作用恐有限
那么新标准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今天上午,记者在泉城路几家婚纱摄影店和周围几家婚庆公司调查发现,部分从业人员对新标准并不知晓,知晓的从业人员多数认为,国家标准只是指导和参照效力的标准,而没有强制效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员表示:“济南的婚庆行业和标准差距很大,就算按标准执行也难以操作,短期内不可能。”
市婚庆庆典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标准的出台对促进婚庆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有限。由于标准缺乏强制性,而且很多地方不符合地方实际,因此单靠标准来肃清婚庆消费中的种种陷阱是行不通的。制定标准后还应附加其他的监控措施与行业自律,加之市场自我调控,才能真正使婚庆业得以规范,否则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