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公关合同”让发泡餐具解禁失公信

   2013-03-22 360
核心提示:欢庆网3月22日消息:发泡餐具解禁正遭遇争议,昨日,五大行业协会与国家发改委相继为其重返市场“正名”。
       欢庆网3月22日消息:发泡餐具解禁正遭遇争议,昨日,五大行业协会与国家发改委相继为其重返市场“正名”。其中,发改委给出了五大解禁理由:一是发泡餐具符合食品包装用具标准;二是用后可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三是许多国家一直使用发泡餐具;四是耗材少,可节约石油资源;五是社会环境已发生变化,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大幅减少。

       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称作“白色污染”,我国14年来一直禁产禁用且多次查处。但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的一纸“21号令”,却将它突然解禁,随之引起舆论普遍争论。总结起来,公众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解禁前没有经过征求意见或者举行听证的公开程序,告诉人们发泡餐具解禁条件有什么变化,相关配套政策是否完善等等。
 
       很显然,发改委的上述解禁理由,正是为了消解质疑。遗憾的是,多数却禁不住推敲。如安全性,虽说符合食品包装标准,但对于其加热后的毒素析出问题却没给出详细说明和数据支持,说发泡餐具为绿色产品也没有依据,没有机构给发泡餐具颁发过绿色产品证书,就连环保部门有关绿色产品认证目录也根本没有收录。
 
       此外,随手丢垃圾行为虽已减少,但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还远未达到有效回收的程度。我国的回收体系仍不健全,尤其是在没有人愿意分拣发泡餐具的情况下,将其从垃圾中分拣出来,人力及财力消耗太大。其实,就连发改委也承认,“正在抓紧进行生产许可管理、行业准入、回收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监督执法等准备工作”。
 
       既然连准备工作都没做好,为何急着要解禁?倒是一份意外曝光的“公关合同”让我们明白了解禁的悬疑,这份由塑料企业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公关合同”,约定由律师事务所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推动发泡餐具的解禁进程。对于这份“公关合同”,塑料企业已经痛快承认,只有律师事务所还在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说发泡餐具解禁合理,企业何苦要靠“公关合同”上下钻营?而国家发改委又何必不跟公众打招呼,擅自将发泡餐具解禁了?面对公众质疑,五大行业协会与发改委又何须拿出那些站不住脚的理由来搪塞?说到底,“公关合同”不仅让发泡餐具解禁的公信有失,也透露出解禁发泡餐具的背后的权力寻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8134.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