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日化用品凭啥集体涨价

   2015-04-13 网络网友31
核心提示:见下文

北方网讯 “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立白等生产企业的大部分日化品牌都将提价,平均涨幅高达10%左右,多个品牌的洗涤用品价格已经上涨。”——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日不落”,成为微博热门讨论话题。网民强烈质疑:日化企业集体涨价,是否涉嫌垄断?在大力平稳物价的背景下,某些外资企业率先涨价的“底气”,是否源于已垄断中国市场的“自信”?

 

疑问一:巨头集体涨价,是否涉嫌垄断?

 

【网民质疑】四大品牌旗下的日化用品将不约而同涨价——他们是怎么做到集体的?

 

【记者调查】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确认,下个月多家日化用品公司产品价格将上调10%左右,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材料石化产品、植物油、无机化工产品等近期平均上涨了40%左右。此前,面对强势的外资品牌,本土日化企业大都硬撑而不敢提价。这一次联合利华、宝洁等率先上调价格,导致本土日化企业相继跟进。

 

曾锡文称,并不存在联合涨价一说。“各家公司都不愿意涨价,没有价格优势意味着将失去市场,现在是逼不得已才采取直接提价。”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说:“日化行业竞争很充分,很难形成价格同盟,一方面大家是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消费者用脚投票,可选择范围很大。”

 

疑问二:是为消化成本,还是垄断趋利?

 

【网民质疑】如果说原材料引发涨价,为何2008年6月国际油价147美元/桶时没见集体涨价,而现在只有100多美元却撑不住了?

 

【记者调查】一些日化企业通过媒体公开“晒成本”:表面活性剂自去年9月以来每吨上涨超过60%;塑料包装的主要PE材料去年8月以来上涨24%;物流成本上涨5%以上……对此,有网友用“咆哮体”质疑:“电视黄金时段的广告都是日化用品!你减少点广告投放行不行啊!”

 

日化专家冯建军表示,营销渠道推广、人工等方面成本的整体上扬才是更加直接的涨价原因。“去年以来各地工资普遍提高,广告和促销员等营销费用占据成本的50%-60%。”法律专家指出,一旦有证据表明这次涨价有垄断和串通因素,消费者可以向物价部门举报线索。“我们强烈建议发改委密切跟踪调查,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格惩处!”

 

疑问三:外资品牌领涨,国货全面沦陷?

 

【网民质疑】民族日化企业不是被挤垮,就是被卖给老外了,现在自然是人家说了算,知道痛已经来不及了。

 

【记者调查】不少公众担忧,目前我国日化行业民族品牌几乎毫无话语权可言,消费者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选择余地。面对外资品牌领涨的局势,国货市场会不会全面沦陷?据冯建军估算,宝洁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而国内数千家日化公司,大部分销售规模在1亿以下。“和外资品牌比,国产日化品牌实际上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竞争地位。比如,在超市卖场等主流渠道中,强势品牌往往占据了最好位置,很多国产品牌被搁置在角落中。”上海日化协会秘书长金坚建议,相关机构可以发布一些中外日化品牌在质量上的比较数据,客观上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提振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978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