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群众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正是由于这种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使得福建省泉州市公安机关多年来在各项工作中能够经常保持创新、进步和发展,不断赢得群众和领导的赞誉,同时也鞭策着这个集体不断为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泉州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部署精神,紧跟经济社会前进步伐,紧扣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紧贴公安工作实际需要,提升工作站位,开拓发展视野,推行以“全警公关、全程公关、全面公关”为核心的立体警察公共关系战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力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初步成效。
谋划立体公关战略
社会转型期,警民关系面临着重大挑战。只有主动运用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积极探索密切警民关系的新方法,才能有效解决警民关系遇到的新问题,真正把警民关系建设推向新阶段。
2008年,公安部提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战略部署,泉州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警民关系是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法制。
2009年,泉州市公安局制定下发了《泉州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印发了和谐警民关系分解落实方案,开展了专题调研,每季度召开警民关系分析会,举办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论坛,积极探索,理清思路,提出了以“全警公关、全程公关、全面公关”为核心的立体公关战略。泉州公安机关将和谐警民关系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位置,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提升工作水平,扩大社会影响。
今年5月,该局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警察公共关系处,做好顶层设计,打好组织架构,为推进立体公关战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和谐警民关系
泉州市公安局坚持把警务公关与警民和谐相结合,创新形式,积极实践,务求实效。
一是搭建展示形象平台。抢占媒体阵地,开展正面宣传,塑造警察形象。
二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每年召开由警风警纪特邀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农、商、学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座谈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
三是创新矛盾化解途径。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推行视频信访、上门约访,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
四是向群众开放警营。举办警营开放日,让更多的群众走进警营,体验公安工作;组织群众参观泉州警察博物馆、110指挥情报中心、出入境办证窗口,加强警民沟通,促进警民和谐;举办“大走访”开门评警公安局长访谈,倾听群众声音。
五是开启微博互动平台。该局组建以“泉州公安”微博为龙头的泉州公安微博群,充分发挥微博群的积极作用。
六是开通网络便民服务。开通泉州公安公众服务网,建成一个集信息公开、公众服务、互动交流、监督评议为一体的泉州公安“5+N”服务大厅,涵盖户政、出入境、治安等161项公安业务,有89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结。
七是围绕民情民意强化打击整治。
八是实施警务改革提升群众满意。精心组织,顽强拼搏,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治安管控能力得到提升、民警综合素质有所增强、群众满意率逐渐提高。
构建立体公关格局
立体公关提升了公安队伍形象,优化了内外环境,密切了警民关系,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支持。
一是党政鼎力。泉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安工作,高度关爱公安队伍,经常听取公安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二是媒体助力。该局长期与多家媒体联办公安专栏、专版,实现正面宣传媒体全覆盖。
三是民警尽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从警营内部抓起,真正使广大民警把“和谐”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以警营“小和谐”促进警民“大和谐”。
四是人民给力。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立体公关战略的推进,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警民关系鱼水情深,呈现“警爱民、民拥警”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