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地沟油涉事企业不懂危机公关

   2012-09-14 349
核心提示:  健康元不过是只倒霉的出头鸟,它并非唯一卷入地沟油事件的公司。近日,这场轩然大波仍在不断发酵,波及的企业数量之巨令人咋
    健康元不过是只倒霉的出头鸟,它并非唯一卷入“地沟油事件”的公司。
近日,这场轩然大波仍在不断发酵,波及的企业数量之巨令人咋舌。
报道,目前已有共计58家企业被证实牵涉“惠康地沟油事件”,这些企业涉及饲料、食品和制药等领域。
58家企业,多个生产领域,只看数字就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心惊肉跳。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这58家企业所表现出的集体缄默与逃避,更令广大消费者大失所望。
58家企业涉事危机毕露
  据悉,此次共有5家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深陷其中。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都先后从河南惠康油脂公司购买过油脂产品。
而在58家涉事企业中,有5家食品厂涉嫌购买问题油脂产品用于生产。其中,证据确凿的两家为河南省龙祥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郑州市俏嘴巴食品有限公司, 其余三家为龙湖食品有限公司、郭店食品厂和沙窝食品厂。另外,资料披露,共有4家药品生产厂使用了惠康的问题油脂产品用作培养基,分别为河南省焦作健康元 生物有限公司、齐发药业有限公司、齐鲁药业(内蒙古)有限公司和倚天药业有限公司。另有多达37家的饲料生产企业卷入其中。
在地沟油如过街老 鼠人人喊打的今天,仅仅一家企业步入雷池就已让公众难以承受。而这一次,竟然有足足58家企业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以成为全民公敌为代价,集体涉险。近 年来,“毒胶囊事件”、“蒙牛致癌事件”等食品与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断地挑战着公众的敏感神经。而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地沟油事件所引发的企业信用大 危机,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消弭的。
企业应对策略有失章法
  近两年,企业安全危机事件层出不 穷,面对消费者的指责和愤怒,企业处理公共危机的态度和方式往往最终决定企业能否摆脱危机、重获信任。而“地沟油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表现出的不成熟与 不理智行为,让人担忧;集体价值观的沦丧,更让人痛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这58家涉事企业不是自我辩解,便是装聋作哑。
尽管有些企业同健康元一样,也正面应对,甚至也承认问题,但却仍将精力用在推卸责任上。他们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承认错误,而是采用“自我辩解”的策略,寻找证据,自证清白,试图与事件撇清关系。
近日,唐人神、大北农发布澄清公告,两家公司分别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停止向河南惠康采购油脂。与健康元如出一辙的是,两家公司对大豆油中掺杂包含地沟油在内的劣质成品油均表示毫不知情。
华英农业被爆出旗下子公司山东菏泽华英禽业公司曾与河南惠康有业务往来,公司董秘李远平辩解称:“(菏泽华英禽业)2010年到2011年期间从惠康公 司采购油脂,但检测没有发现问题。”正虹科技更是理直气壮,称经品控管理部门检验,下属驻马店正虹从河南惠康采购的五批大豆油,均达到国家标准,质量合 格。矢口否认自己的采购存在问题。
显然,有健康元自我辩解的招数在先,诸多涉事企业也现学现卖,将“毫不知情”、“检测不出”等说辞当做屡试不爽的挡箭牌。而据报道,实际上去年11月健康元公司就开始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惠康油脂公司,9个多月以来,健康元始终对此隐瞒,如今仍以“不知情”搪塞公众。
企业自我辩解不可怕,至少我们还能听得到它的声音,可怕的是出问题后企业采取“装聋作哑”的策略,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好像没发生一样。在被披露的58 家涉事企业中,予以回应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抱着侥幸与观望的心理,选择“保持沉默,见风使舵”。道理很明显,枪打出头鸟。谁回应越多,谁就会 成为众矢之的。然而这样的公关策略,只会令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之中。
坦诚布公才能转危为机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企业的一点纰漏都会曝光在台前,弄得满城风雨。一些企业口口声声称顾客为上帝,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为了顾及利润而选 择逃避、推诿、狡辩甚至漠然处之,缺乏基本的商业良知。这就导致企业在危机公关上丑态百出,一步步错失补救良机,葬送企业通过经营和传播苦心营造的声誉。 因此,在信用危机面前,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坦诚。唯有勇于坦白、勇于改正,才能得到公众的宽容与谅解,重修旧好,转危为机。
此前不乏以坦诚布公化解公关危机的成功案例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服用泰诺药片致人死亡的严重事故,全美上下陷入恐慌。面对危机,强生公司坦诚应对,不惜花巨资在最短时间内从各大药 店回收所有的泰诺药片,并斥资50万美元向有关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这一行为令强生的信誉不降反升,品牌不弱反强。
2011年,海底 捞火锅曝出“勾兑门”事件,此外,肉类不称重、员工偷吃等不规范现象也被曝光。面对危机,海底捞迅速表态,“媒体报道中反映的一些问题确实可能在部分门店 客观存在,感谢媒体的报道为我们指出了问题,敲响了警钟。”海底捞总裁张勇亦表示:“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并保证“责任一定该我承 担。”海底捞面对危机没有搪塞和辩解,勇于担当,为其赢回不少人心。
危机应对是一扇窗口,不仅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反映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公民素质。伟大的公司不仅仅创造利润,更要创造社会价值。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宁愿选择在唾弃中不了了之,也不愿意损失一点利润洗净企业的灵魂。
然而,一味追求利润而罔顾良知的企业终有一天无利可图,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而毫无道德的企业终有一天会被遗弃。但愿这58家企业能够早一日坦诚布公,越早承认,便越主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53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