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限薪令” 更像危机公关

   2012-09-06 233
核心提示: 这两天中国篮协抛出限薪令话题,尽管篮协高层人士理直气壮地表示,限薪意愿来自俱乐部,但随着更多剖析性报道刊出,不少业内人
       这两天中国篮协抛出“限薪令”话题,尽管篮协高层人士理直气壮地表示,限薪意愿来自俱乐部,但随着更多剖析性报道刊出,不少业内人士、包括俱乐部高层也按耐不住纷纷亮出针锋相对的观点。

以一个普通球迷的身份,笔者并不关心“限薪令”能不能推出或具体要怎么执行,笔者只需要关心比赛精彩与否,有没有大牌球星加入。如果按照篮协的说法,限薪令正是源于新赛季CBA外援工资翻番的情况而诞生,矛头直指限制外援,那么笔者肯定要对这项命令投上反对票。

限薪,并不是个新话题。不仅CBA此前有过限薪条例,回溯中国足球之源,也能翻出N次限薪历史,以及N多的制度、决议,或者诸如“杀无赦、斩立决”之类的“口号”。但可笑的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出发点是好的,效果是空的。

所以,与其继续探讨“限薪令”可不可行或怎么执行,不如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新一轮“限薪令”产生的原因和背景,那可能还有意思得多。

篮协重提“限薪令”,最直接的原因可能真是新赛季即将来临之前的转会风波。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CBA各俱乐部财政状况不一致,缺钱的当然希望能名正言顺限制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但笔者直觉上想到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惨淡成绩,篮协肯定背负了巨大压力,为了不让人一直戳脊梁骨,篮协选择了“限薪”这个动作,转移目标话题。就在昨天,笔者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相关报道,才发现“限薪令”的背后可能还藏着一个巨大推手,那就是篮协刚刚与某企业达成的每年上亿元的赞助合同。可能这块大蛋糕篮协还没想好怎么分,而且要不要分给各俱乐部也说不定,所以为了安抚一些缺钱的、闹得凶的,给个限薪的说法可不花钱。

总结以上想法,“限薪令”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危机公关,可惜不太成功。尽管篮协表态要和俱乐部充分协商再做决定,但他们却忘了“限薪令”直接关系到的另两个群体:球员和球迷。

确实,无论足球还是篮球,如果从维护联赛健康发展角度看,“限薪令”有总比没有好。但请联赛管理者们务必认清,我们的联赛究竟有没有那么职业,是不是那么规范?协会和俱乐部的收益账本敢不敢明白地晒出来?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基础,“限薪令”即使玩出花儿来,恐怕也就是三个字的价值,听听就算了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53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