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牛篡改牛奶生产日期一事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将蒙牛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昨日,蒙牛总裁回应称已对受害消费者进行了赔偿,并称将认真总结教训,提高透明度以恢复蒙牛声誉,并称今年将大力整顿销售环节的质量体系。
蒙牛总裁的回应看得出蒙牛的危机公关方案一如既往的及时、到位。8月3日查获3000箱问题牛奶,经过长达近20天的时间,蒙牛22日才首次微博回应,且称此事件为自我举报,但对于召回、赔偿事宜闭口不谈,23日回应称将会无条件召回,但仍未提出赔偿。28日,蒙牛在迫于压力下回应篡改日期事件提出赔偿。从这一步步的处理看,蒙牛用其独特的脚步,一步步的用最“有利”的公关方式解决此事。蒙牛乳业已用“道歉”、“赔偿”和“严防再次发生”,来开始它又一轮“下不为例”之旅。
无疑,相较曾惊心动魄的种种过往,此番事件或许是再小不过的小case。不得不佩服蒙牛的危机公关能力,相较而言,蒙牛的公关团队能力可比蒙牛公司任何的乳品质量过硬多了,不得不说,这些公关人员才是蒙牛顽强存活并越做越大的最大功臣。每一次蒙牛丑闻被爆,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同时,蒙牛的公关团队都会迅速做出反应,“揭黑网帖”疯狂被删,爆料当事人封口,官方微博评论被禁……
正如媒体文章中报道,知名微博用户@王小山发起对其产品的抵制活动,一时间网络云起响应,各方接力转发,但也就在日前,王小山亦迫于压力而噤声。一家普通的乳品企业,何以屡屡在公共食品安全事故中顺利逃脱干系,在所谓“善后”的措施中营造出某种肃杀气氛,并利用各种说辞绑架奶农利益。这足见蒙牛公关的彪悍能力。
靠“道歉”虽然过得了眼前危机的关,但显然民心信任已经轰然倒地!还要再乳品行业做下去的话,就必须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用那些动在公关上的脑筋放在技术攻关、管理攻关上,重塑民众信任。
而对于消费者,是否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难道真的是已经麻木,要练就“百毒不侵”?还是太过轻纵和容忍,对往日不堪过于善忘?给犯错的企业营造了一个罕见而畸形的生存环境。双汇、雨润、蒙牛……多少知名大企业如此地嚣张招摇,是否也是消费者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