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是一个最具有特点的节日---它是民俗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完美结合。众所周知,吃粽子、赛龙舟这两项活动都与屈原 有关,所以中国人对屈原的故事都耳熟能详,即使没有历史知识的人也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爱国者的典范。对这种以死明志的方式用端午节来纪念不只是纪念屈原这 个人,更重要的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与学校里强压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的是,端午节的这种目的被用吃和娱乐活动的形式加以形式 化,传播目的和公众需求很好地合为一体,因此,没有人对样的传播和影响表示反感,而它反复的潜移默化把爱国的价值观深刻于每个国人内心深处。从这一点来 说,端午节是中国最悠久和最成功的公关活动。
个人印象里,这样的节日仅有寒食节和端午节两个,而寒食节早已经被淡忘了,因为它 无论在传播内容和活动形式上都不如端午更为具有生命力--从传播内容来说,寒食节纪念的介子推具有孝和君子之风的道德观,而这种道德观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淡 化是显而易见的,近现代统治者也不把这种道德观作为统治基础,因此也就没有推动和强化这种活动的动力。在形式上,吃三天的冷食对大多数非自虐者来说并不是 心之所向。由此,寒食节自然而然地没落了。
从端午节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活动需要活动(商业或政治)目标、活动形式、对象诉求(喜好)做到完美结合,对于一个活动策划者而言,找到像屈原这样的活动核心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