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0天,走访30户家庭,拍摄下100余张照片,刚刚从安徽金寨开展志愿活动归来的江苏大学“大眼睛”公益团队收获颇丰。与以往侧重于支教不同,这 个暑假,“大眼睛”的10位队员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收集了大量信息,制作了贫困生库,这些信息将通过微博、QQ群、企业邮件等方式向更多的爱心人士传 递。
贫困学生状况让志愿者揪心
无助的眼神,简单的家具,杂乱的布置,看着一张张拍摄下来的照片,29日,志愿者们说起了他们在金寨走访留守家庭的所见所闻。
“这个小姑娘叫何欣茹,今年10岁,父母在上海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她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不仅得学着照顾自己,还要照看5岁的弟弟”,指着照片上正认 认真真趴在小板凳上描红的何欣茹,“大眼睛”负责人严明皓介绍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小欣茹仍旧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获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 员。12岁小男孩廖祥松,家里父亲、母亲,还有76岁的奶奶。四口人到目前都没有住的地方,一直寄住在小廖的舅母家。小廖的家人有一种遗传病,会大量出鼻 血。严明皓说,就他看来,就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小廖的父亲还有腰病,不能干重活。这一切,都导致了这个家庭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类似这样的家庭在安徽金寨非常普遍。志愿者王诗露对记者说,“看到这些情况,我们感到有些揪心。虽然我们不能把他们的父母送回孩子身边,但是我们能够把孩子们的情况告诉更多人,让有能力有爱心的人来帮助他们。”
“大眼睛”志愿者不舍金寨
在“大眼睛”公益团队的博客上,记者看到,一篇篇日记记录着他们走访贫困家庭、走访金寨的感受,孩子的淳朴、老乡的善良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舍的情绪在他们的文字中流淌。
“不知不觉,来到油坊店乡德仁希望小学已经第三天了,但是,我们刚刚适应这里的生活,不久却要离开了,不是离开这个学校,而是离开金寨,等待明年……”
“必须提出来的是山里人真的是太淳朴太善良了。昨晚老八跟卖菜大叔说早上你来卖菜的话,我们起早点搭你的顺风车吧!没想到大叔早上居然打电话来说:‘你们 别起早了,我直接过来接你们吧!’山里人这么豪爽?我们当时都惊讶了,都在猜测他是否觉得搭顺风车不好意思要车费,特地来接我们。我们就不好意思不给车费 了。老八他们回来之后,我们的猜测被推翻了,真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了。大叔专程把老八他俩送到目的地元冲,根本没要钱!”
“‘如果还有一次选择机会的话,你还会来金寨么?’,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无法体会到这里孩子求学之路的艰难,3个多小时的山路, 让我这个成年人都会感觉累得不行。如果不是在这里,我是不会知道自己可以带给这些留守儿童父母无法给予的快乐,甚至能够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了一丝积极的影 响”。……
贫困生信息将向社会发布
通过志愿者对当地学校学生进行家访,收集学生家庭的真实资料,经过同意后将符合一定要求的学生加入贫困生库,经过筛选整理后再向社会发布。记者看到,“大 眼睛”公益团队建起的贫困生库,采用文档形式,既有贫困生本人的信息,也有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还有联系地址和电话,以及相关照片。据 了解,目前建成的贫困生库已收集了12个贫困生家庭的相关信息。严明皓说,虽然他们走访了30户家庭,但这入库的12户家庭是标标准准的赤贫家庭,没有衣 穿,没有饭吃。于是,他们将帮助的贫困家庭数定在这12户,准备通过团队博客、QQ群、企业邮件、公益宣讲会等多种渠道,将这样的信息发布。
届时,有帮助意愿的好心人能够通过库中所提供的联系方式直接联系到受助家庭,减少中转带来的麻烦。
据了解,贫困生库今后会被不断更新,更多贫困生信息将加入库中。“大眼睛”团队表示,在不远的将来,他们还将把贫困生库做成贫困生捐助管理系统,便于来自社会的查询和团队更新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