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台共党人的悲歌》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4-09-15 181
核心提示:台湾知名作家蓝博洲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台共党人的悲歌》一书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新书发布会暨“寻找失落的台湾历史记忆”座谈会14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

欢庆网消息:台湾知名作家蓝博洲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台共党人的悲歌》一书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新书发布会暨“寻找失落的台湾历史记忆”座谈会14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

该书讲述了当年中共在台地下组织领导人张志忠、季沄夫妇及其子杨扬的生命故事,勾勒出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及其后五十年代“白色恐怖”中台共党人的悲壮群像。这段白色恐怖时期的历史曾因政治禁忌被掩盖,作者花费大量时间查阅档案资料,探访亲历者,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重新建构历史。该书初稿1994年即已完成,但作者在10多年间反复修订增补,于2012年才首次在台湾出版。

据考,张志忠1910年出生于台湾嘉义,14岁时赴厦门集美学校就读。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同年入党,其后回台建立党组织,因被检举而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次年,他装疯得以脱狱,逃亡大陆。全面抗战爆发后,张志忠被派往八路军129师,从事对敌宣传工作。抗战胜利后,他于1946年返台,后任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委员兼武工部长。1949年底,张志忠夫妇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直至牺牲。

出席发布会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台盟中央原主席张克辉说,本书的出版十分有意义,台共党人的斗争史是台湾历史上不应忘记的重要一页。蓝博洲是“用双脚写作”的作家,建立在历史真相上的作品会传之久远。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表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奔波于里巷坟头、乡村都市、台湾南北、海峡两岸,过程可谓艰苦卓绝。通过这本书,读者得以接近当年革命者的思想与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斗争,从而为理解20世纪中国革命史提供新的契机,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碰到了历史,历史改变了我。”蓝博洲说,台共先辈们为了理想而献出生命的精神震撼了他,使他走上了这条“打捞被遗忘的历史”的写作道路。他希望更多的两岸青年能读到这本书,了解台湾人民也曾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与革命斗争,了解台共也是台湾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博洲,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现为台湾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幌马车之歌》《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寻找祖国三千里》等作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319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