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琴,将首次进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召集国内顶尖古琴家李祥霆、唐健垣、杨青、赵家珍、杨致俭等,将于11月3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中国古琴群英会”,参演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古琴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如今,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主动走近古琴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国能琴者仅200人,到现在全国经常练习古琴者不下数万之众,观看古琴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一种新的时尚。有鉴于此,国际艺术节这次把古琴列入,具有特殊意义。
这些年,京沪等城市举办过不少古琴音乐会,但像此番“中国古琴群英会”那样,将众多顶级名家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汇聚一堂举办高水平古琴音乐会,则是历年所罕见的。“中国古琴群英会”的演出曲目丰富多样,既有《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传承上千年的经典古曲,也有《春风》等新创曲目和移植曲目;表演形式也有琴歌、琴与鼓、琴与箫、琴与吟诵等合作样式,以增加音乐会的可听性。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希望通过此次盛会,让更多人了解古琴,从而使古琴走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