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音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音乐,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体现了浓郁的美国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传统的乡村音乐,从19世纪的弦乐曲和传统叙事歌中发展而来,一把吉他,外加班卓琴和口琴的伴奏,歌手便可以尽情抒发他们心中的快乐和忧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音乐的歌手和歌迷几乎都是农民、牛仔、矿工和伐木工等生活在南部乡村的美国白人,歌曲的内容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或者反映了生活的艰辛,贫困的煎熬以及家庭的温馨等。可以说乡村音乐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现在公认的乡村音乐起源地是阿帕拉山区,这个地区处在阿巴拉挈亚山脉的一角,由于地处偏僻的山区,长时间和新英格兰地区隔离,这里的山民把自己先人传下来的音乐一直传唱,他们常配以自制的乐器伴奏、吟唱那些对他们触动最深的事情:他们的贫穷、他们的上帝、他们的农作物和家庭,由音乐中他们寻求慰藉。
有人说,乡村音乐是用音符写就的美国历史,美国的风俗文化、地理风情都在乡村音乐中得以完美体现。所以,你听懂了乡村音乐,就听懂了美国人的言谈心声。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是什么模样,美国孩子如何寻求独立,美国老人如何树立自己的坚强形象……
提起乡村音乐,涌现在人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清澈的吉他、淳朴的歌喉以及映衬在自然中的明亮身影。然而,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变革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种原生态的乡村乐已难觅踪迹,到处都是着摇滚和流行风格的乡村音乐。这样的情况,激起了当时一些乡村音乐家的不满,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乡村乐回归到淳朴自然的状态。于是,一场名为"叛道运动"的乡村乐新变革应运而生。虽然这次运动的名字乍一听起来好像有点儿激进,但是实际上,它所要背叛的,只是那些掺杂了太多流行因素的不纯粹的乡村乐;而"叛道"者们真正希望的,是对传统乡村乐的回归。威利?纳尔逊、威龙?詹宁斯以及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等人,就是这次乡村音乐变革的代表人物。
乡村音乐是一种来自美国的音乐形式,它清新、质朴,受到了世界各地无数歌迷的青睐。尽管"乡村音乐"这个称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但是实际上,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音乐早已在美国南部白人生活的山区和乡间广为流传。那些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在他们不远万里、迁徙来到美洲寻找新生活的同时,也把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移植到了这片新大陆上,使之生根发芽,并最终长成了乡村音乐这棵参天大树。
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随着广播业和电视业的发展,乡村音乐开始在美国各地流行。并涌现出了汉克o威廉斯(Hank Williams)、艾迪o阿龙德(EDDY ARONLD)和切特o阿特金斯(CHET ATKINS)等许多杰出的音乐家。此时的乡村音乐,早已不再是乡下人的田间小曲,而是一跃成为了了城市生活中最受欢迎的音乐之一。甚至在"猫王"埃尔维斯o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那里,您都可以听到这种动人的歌声。
如果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摇滚时代的话,那么,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就是流行音乐占据主流的时期。在这样大的时代氛围下,乡村音乐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环境的浸染。它的流行元素越来越多,而流行乡村乐这种乡村乐的分支,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这一时期,乡村乐坛上涌现出了许多家喻户晓、广受欢迎的明星人物,像约翰o丹佛(JOHN DENVER)、格伦o坎贝尔(GLEN CAMPBELL)和多莉o帕顿(DOLLY PARTON)等。
吉他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从十四世纪末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最早是阿拉伯人将吉他传入西班牙的,当时被人们称作拉丁吉他或吉他,到了十六世纪又被人称为维奥拉琴,进入十八世纪后,吉他的外形才被逐渐确认下来,古典吉他和西班牙吉他从十六世纪以后没有什么变化,而现代吉他的种类和风格却越来越丰富;进入二十世纪后,吉他越来越显示它的多元性,它既可以独奏,重奏,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到不同乐器之间。
一提到美国乡村音乐,人们的第一反映就是头戴牛仔帽,手拿吉他的歌手,吉他变成了乡村歌手们的显著标志。现在乡村乐中的很多吉他都变成了电声的,这使乡村音乐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酒吧音乐作为一种自由喧闹的乡村音乐形式,产生于美国南方的酒吧。1933年,长达13年的禁酒令废除后,在美国南方和西部地区,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酒吧和夜总会。这些娱乐场所营造的氛围为乡村音乐的新形式--酒吧音乐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40年代末,乡村音乐的聚集场所由田间地头转到了酒吧,所以当时美国流行着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到乡村酒吧去吧!"。或许大萧条带来的烦躁和不安能在酒吧里得到排解,石油业的崛起也使男人口袋里的钱都多了起来,于是到酒吧里喝酒、听音乐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乡村音乐进入酒吧以后,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在歌词和内容上做出相应的变化。歌词往往都反映出农民工人艰难冷酷的现实状况,自责自怜或者轻松搞笑这两种极端的情绪在酒吧音乐里常常流露出来。
汉克·威廉姆斯,创立了酒吧音乐的模式;乔治·琼斯,引领酒吧音乐新潮流;约翰·安得森,公认为酒吧音乐的耀眼巨星;乔治·斯雀特,当之无愧的新一代酒吧音乐掌门人。酒吧音乐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辉煌。其中,汉克·威廉姆斯的业绩最为显著,历代乡村歌手都尊崇他为"乡村音乐之王"。他对乡村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业绩就像一座里程碑一样,令同行们相形见拙。另一位酒吧音乐代表人物--乔治·琼斯,是公认的酒吧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高度近视眼和朝天鼻使他获得了"负鼠"的绰号。乔治·琼斯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就是他那无与伦比的嗓子,他能够把平庸的歌词唱出不一般的韵味。他大概有150首歌曲荣登美国乡村音乐榜,这一成绩远远超出了其它任何歌手。
自古以来,音乐和劳动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乡村音乐便是在美国的田间地头,奠定了最初的形式。劳动的辛苦、丰收的喜悦、乡村的质朴,都在乡村音乐里得到精彩体现。美国南部农村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整个生活氛围决定了乡村音乐能在这里茁壮成长。沃土肥草为那儿纯朴的农民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同时山峦起伏的地势阻碍了它与外界的接触,使得那儿的人们没有受到工业发展的污染,他们品行善良,乐观向上,并且,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团结地生活在一起。劳动之余,饭后闲暇,人们喜欢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唱歌跳舞,于是,很多古老的旋律便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美丽的民谣常常从村舍农家中飘出来,农妇常喜欢在熨烫衣服,生火做饭时唱上一曲,农夫则喜欢坐在田头抽烟或在农场里骑马时高歌一首。村民们都把弹唱民歌民谣看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趣,这已经成为美国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美国乡村音乐与其历史和社会的变化紧密相联,是人们劳动与工作之余的放松与激励。它取决于乡村生活,包含了很多美国传统的价值观点。保持美国的历史传统,重视家庭团聚、和睦与亲情,成了乡村音乐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乡村音乐带有极强的乡土气息,歌手们用娓娓聊天的语气,浓浓的鼻音,简单到孩子都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讲述老百姓听得懂的故事,内容多半是浪漫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这种音乐形式最能反映日常生活与思想心态。这样,轻吟爱情的忠贞不渝,家庭的温馨,成了乡村音乐典型的特点。如果说,爵士和摇滚是"城市"音乐,宣扬、突显叛逆和暴力;那么乡村音乐的闲适,更适合诠释甜蜜、温情。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股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潮流,乡村歌手和乡村音乐也随之走向了城市,铁路、公路、电话、收音机,这些现代生活符号在乡村音乐中一一呈现。铁路在美国建设中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它是美国梦的源泉,是美国的光荣。乡村歌手强尼·卡什说,一个美国人如果没有感受过火车,就没有完成现实意义上的成长。对于乡村歌手来说,没有什么能像火车的汽笛声一样,激发他们的灵感。火车承载着乡村歌手无数的梦想,在铁轨延伸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如今,蒸汽滚滚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往昔的荣耀已随风而逝。但在那些歌唱铁路的乡村歌曲里,仍回荡着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隆隆声。
在美国主流社会,如果你说对别人说,你把家庭亲人放在自己生活的第一位,你会得到周围人的尊敬,大家都乐意跟你交朋友。如果你对别人说,你把工作或者经济利益放在家庭亲人之上,你就甭想交上朋友,美国人会认为你缺乏人性,不通人情。由此可见美国人有非常强烈的家庭观念,但是这并不影响家庭矛盾的产生,因为这是个全人类都会遇到的问题,谁也摆脱不了。乡村歌曲的题材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婚姻和家庭自然是乡村歌曲经常涉及的内容。夫妻之间的争吵,甚至发展成家庭暴力,最后导致离婚,这些都被反映到了乡村歌曲中,通过这些歌曲,也可以大致看出美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和状况。
母爱和父爱是乡村音乐反复吟唱的主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情厚意在乡村音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有的温馨、有的凄美,极其动人。传统的母亲形象是伟大,无私的。乡村歌曲最喜欢歌颂这种类型的母爱。大部分乡村艺人的作品,都有着类似的模式。随着美国社会的大变迁,传统母亲形象也有所改变,但母爱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乡村音乐和社会现实紧紧相连,这种变化自然也就表现在歌曲之中。 与母爱相比,父爱多了距离,少了亲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男孩子,不可避免的会与父亲产生矛盾,甚至是冲突。在乡村音乐中,这种由不理解到理解的父子关系也是随处可见的。父亲形象在美国乡村音乐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可能跟乡村音乐对家庭的重视及提倡的牛仔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偏爱于充满悲伤情调的民谣。这不仅仅是因为流传下来的英国民谣大都带有悲剧性,而且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宗教音乐也把人间描绘成经历苦难的地方,其音调凄婉悲凉,听起来让人十分伤感,更主要的是人们无须深奥的说教,自己的切身体验早已让他们生活是艰辛的,失望与痛苦会伴随一生。吟唱忧伤的歌谣多少能使他们抑郁的心情得到宣泄。听乡村音乐,总能听出淡淡的感伤的味道,这种感伤不同于流行音乐的那种直白的、刻意的渲染,而是一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萦绕在心头的一种情绪,而这也是乡村音乐的一种特色。
浪漫爱情神话对于美国人的潜移默化过程从少年儿童时代就开始了。迪士尼题材的动画片中往往穿插着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男女主角或异性动物之间十分亲昵的画面。与中国的神话故事相比,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童话故事多以王子和公主为题材,其中的情节多半是英雄救媒人,最后以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结束。在现实生活中,美国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的爱情经历的耳濡目染,在中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对爱情的体验。大学对于美国人来说更始浪漫爱情的天堂。
20世纪60~70年代的性革命使性爱成为美国人公开讨论的话题,成为大众文化中公开渲染的题材。很多流行歌曲中加入了很多性的元素,内容有时也会变得不是很健康,但是乡村音乐依然是一片纯净的天空,追求浪漫的爱情是乡村音乐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