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北京国际音乐节让观众看音乐 激发想象力

   2015-11-24 互联网网友50
核心提示: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想象,这个保利剧院的舞台也不仅仅是舞台了,在观众的现象中可以变成更辽阔的天地和宇宙。

 

  “悲来乎,悲来乎……”当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唱出叶小纲的《大地之歌》第一曲时,保利剧院的偌大舞台上,右边一尊马勒的同头像,左边一把椅子,一袭白衣的歌唱家伴着投影的山山水水,唱出了李白的《悲歌行》,也开启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用戏剧方式演绎《大地之歌》的帷幕。


  两部《大地之歌》,同样的素材,怎样演绎?以往的两部作品演出时舞台上都是大管弦乐队演奏,并没有过多的表演,而这次把管弦乐队搬到乐池里,把原来的声乐套曲变成一台戏剧,的确让人感到神奇。李六乙是一个有着独特想法的导演,昨晚的演出中,他把两部作品用两种不同的情景“包装”,前者运用多媒体投影营造出如中国山水画一样的大写意意境,两位歌唱家以白衣和红衣分别营造着唐诗中的不同情绪。而后者马勒的《大地之歌》则演绎得更为具象,如同油画,显示出西方人解读东方神秘的状态。随着音乐的流动,舞台上的山水不停变幻,舞蹈演员们伴随音乐辅以即兴的舞蹈,而李六乙只是规定了演员们简单的走位和符号性动作,其他的部分都是根据演员们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化为舞蹈。于是在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中京剧大武生装束的演员与现代舞蹈演员形成相互的感应和“碰撞”,使人们感受到两种文化在这部作品中的融合。而马勒的《大地之歌》则将这种文化碰撞用另一种意境演绎出来。


  于是,两部《大地之歌》激发的是观众的想象力,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想象,这个保利剧院的舞台也不仅仅是舞台了,在观众的现象中可以变成更辽阔的天地和宇宙,这恐怕就是李六乙演绎的两部《大地之歌》的意境所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858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