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国际展览业:发展及机遇

   2012-05-28 239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新加坡拥有自己强大的国际展览业市场。许多大型展览公司在那里发展、壮大。由于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政府对展览业的态

众所周知,新加坡拥有自己强大的国际展览业市场。许多大型展览公司在那里发展、壮大。由于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政府对展览业的态度,新加坡垄断阗一些大型 国际展览会、如航空展、电信展等都是该地区重要的国际展览盛会。但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的展览中心依然担心中国展览业的成长会给他们造成威胁。特别是中国 加入WTO后,中国将着重在珠江三角洲建立新展览中心。从现在到2006年将产生很多新的展览场地,大约有100平方米。而新加坡只有6万平方米的面积,却必须和具有如此强大的实业、在该地区占有绝对优势的展览机构进行竞争。东南亚的展览会组织者对中国都饶有兴趣,同时又有些担心。担心的理由很明显,国际 展览业依赖于国际参展国,而中国市场具有势不可挡的强大吸引力。 
       欧美展览业将是由中国展览业要面临的竞争对物。从1998年到2002年,英国贸易观众数量下降了15%。网上信息使许多中间商不再参加展览会,而这些人群在展览会参观者中占最大比例。美国展览业同样面临着出生率下降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态度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观众宁愿去网上搜寻信息,而不愿意参加展览会。原因是成本低、便捷、信息质量高。美国一项调查中显示,介绍新产品的 最佳途径是网络而不是展览会。现在竞争大非常激烈,厂家不可能等到几个月后参加展览再发布他们的新产品。而通过网络发布新产品更快捷,信息更全面,成本更 低。到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总额将达到12500亿美元。 
       在各种极具竞争力的营业员途径组合中,展览会总额是126亿美元。每两年一次的营销 组合调查显示展会已由第五位上升到了第三位。通过比较在国际刊物、地区刊物、贸易杂志以及会刊上的各种广告,可以看出在英国,展览会占65%,与其它广 告类型相比,这一比例相当小。在美国有一个展览业研究中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组织,研究展览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美国每年要举办1万多个展览会,9-11 事件前,增长率为7%,美国有2000多个展览场地,每年有150万家企业参展。 
       展览会组织者必须成为买方和卖方的中间人。他们必须知道谁是参 展商,谁是观众,然后通过展览会将他们联系起业,控制买卖双方的关系,这样展会组织者就有机会控制观众参观展会的时间,并通过展会了解买卖双方的交易额。 然而没有完备的IT系统,这一些都不可能实。展会组织者要注重丰富展会的参观经历。简单重复着上一届展会远远不够的。这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要引入娱乐项 目,因为人们要有更多的理由来参观展览会。展会组织者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出台更多有激励性的展览会。除了刚才所说介入娱乐项目以外,我们还要采取其实措施, 使展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觉得趣味无穷,值得继续参观下一届展会。 
       网络可以帮助国际展会组织者节省大笔费用,无论如何在预约登记方面,能否 提前制家展会参观计划并预约会面对观众很重要。因为观众展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很多很众想提前知道他们要去拜访哪些参展商,然后与这些公司预约会面时间。 如果在展览之外看到新公司及产品,他们会很惊奇。有些软件包可帮助人们实现这一切,使人们能预料到参观展览会将取得的效果。同时网络也能通过虚拟展会使人 能够重新参观展会从而延长展会的寿命。虚拟展会向那些不能参加展会或虽参加了展会却错过了某些公司的人们提供展会信息。 
       为什么存在网上展会,人们还是要去参加展览会呢?他们可以看并比较新产品,可以学习,可以感受展会组织者所采取的激励措施。也许更重要的原国可以建立一个网络。为什么新加坡食品和酒店展览每年都能吸引二万五千名观众,其中40%来自海外?经调查我们发现人们是来会见其他人的。他们来自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值得一去。这种网络系统所提供的商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建立网络系统通常是人们参观展览会的重要原因。我相俯们同样也需要娱乐,因此展览所在城市也很重要,它能使展会更具吸引力。外国公司来参加展览会,如能被展览会吸引的话,通常极有可能在当地建立分销点、制造厂,所以说,很维从展馆租赁及展览所创造的商机来评判建设展览馆 成本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才能生存,必须成为业内信息、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这也是我们最难实现的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20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