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别让会展经济成泡沫

   2012-05-09 241
核心提示:近年来,各大城市召开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会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构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各大城市召开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会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构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香港,一年 的会展收入达74亿港元,同时为社会提供了9000多个就业机会。经验表明,一次展览会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101;同时,展 会的社会效益也是无法估价的,它能起到推广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作用。许许多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比如电话机、留声机、蒸汽火车等等,都是在展 览会上展示和推广的。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举办会展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业也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2880亿美元的会议产值;法国巴黎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次会展,德国的汉诺威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展览。会展经济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北京、上 海、广州在办展数量上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大连、厦门、武汉、昆明等地的办展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然而在会展业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 也有不少问题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借办展览会之机,大兴土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有些展览会泡沫太多,表面成交量很大,但实际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却又 低得惊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情协议,偏离了办展览会的初衷;会展办得太多太滥,许多展览会不仅题目撞车、内容雷同,而且规模小、质量差。要知道即使实 力再强的企业,也不可能参加所有同类型的展览会;而观众面对内容相似的展览,将感到索然无味。  
  发展会展经济是有严格条件的,并非每个城市 都可行。例如,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发展会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一般性城市,要发展会展经济就要审慎地考虑了。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 办展会跟风严重,急于靠办会发财致富,结果适得其反。很多地方政府是把办会展当成政绩工程来办,好大喜功、华而不实。另一现象就是现在的会展牌子越叫 越大,国家级已经不稀奇,动不动就是国际展。这一方面说明会展的影响力与辐射面在扩大,另一方面,恐怕也得承认有不少是扯虎皮作大旗。  
   成功的会展,应当是当地人文、历史、人才等综合资源的充分发挥。如果说假日经济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的话,那么会展经济就只能说是个别大都市的经济现 象。在我国,由于不少地方的领导缺乏创新思维,在思考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时,往往跟风严重。弄不好会展经济将被搞成泡沫经济或者跟风经济。在 会展热的情况下,要想让会展成为本地经济亮点,必须挖掘特色、找准市场。展览会的成功,还应该看它是否能激起市民的最大参与度。如果老百姓漠不关心, 这样的会展只能是劳而少功。  
  会展经济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出现会展经济现象,而且出现了一些会展经济极 为发达的城市。不过,会展经济在中国出现以后,以比西方快得多的速度传播工业,这不能不让人对会展经济进行冷静的思考。泡沫总会破灭,即使没有一个人有勇 气将它捅破,有一天膨胀过度的泡沫还会自行破灭的。但是,泡沫破灭得越晚,将来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国内展览业只有朝着数量减少、质量提高、规模扩大 的方向努力,才能使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否则会展经济不能走得更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11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