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宝宝常喝可乐竟会谋杀脑神经

   2015-07-10 互联网网友46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核心提示:许多孩子都把可乐当做自己的解渴饮品,但是专家表示儿童常喝饮料会有四大危害,导致儿童肥胖,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儿童龋齿,最严重的是会谋杀儿童的脑神经。 
    
  磷酸让骨骼中的钙流失。如果你仔细注意一下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的成分不难发现,大部分都含有磷酸。磷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骨骼健康,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  
    
  日前,国际研究机构埃利沙夫医生警告称,每天喝大量可乐能引发肌肉疾病、心律失常甚至瘫痪。每天喝2~10升可乐的人会造成身体的血钾过少,病人会表现出身体轻度虚弱、便秘等症状,特别严重的甚至会瘫痪。医生称,长期喝可乐的人,更应关注他们的肌肉状况。  
    
  磷酸让骨骼中的钙流失。如果你仔细注意一下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的成分不难发现,大部分都含有磷酸。磷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骨骼健康,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对于处在生长过程中的青少年,钙流失将使骨骼发育延缓,导致骨质疏松。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儿童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儿童的3倍。  
    
  过饮可乐的4大危害  
    
  1.易变小胖墩  
    
  现在,很多孩子在外面就餐时常一边吃饭一边喝可乐。营养师提醒:吃饭配可乐,身体易发胖。  
    
  从营养角度来看,除了水,可乐基本不具有营养价值。相反,可乐中一些成分,在一定情况下可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过量的二氧化碳、磷酸、咖啡因等,可乐中含有的热量还被认为是儿童肥胖的“帮凶”。一罐355c.c。的可乐,大约含有35公克糖,相当於140卡热量,相当於半碗饭的热量。不过,只有热量相等,营养素却相差大,因糖只含有热量,其他营养素一点也没有,是空有热量的空卡食物或垃圾食物,经常饮用,会积少成多,易致孩子体重增加、同时也易养成嗜甜的不良饮食习惯,只喜欢喝有甜味的水,而不喝白开水。在餐前或就餐时大量饮用可乐,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减少身体营养的供给;如果正常饮食后再喝可乐,会增加额外热量的摄入。  
    
  2.影响孩子身体发育  
    
  可乐作为一种碳酸饮料含有气体——二氧化碳,它会刺激胃液分泌,造成胃酸在肠胃的堆积,从而使孩子容易感觉腹胀,降低孩子食欲,进而减少日常饮食摄食。饮食中若营养素摄取不足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学习效果、运动成绩、工作表现和身体健康。  
    
  可乐中还含有一种叫磷酸的成分。磷酸会降低体内钙的吸收,影响孩子骨骼生长及身高的正常发育。正值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与青少年,需要充分的钙质,使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维持良好的骨骼新陈代谢,并使骨骼密度达到最佳状况,所以不宜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另外,磷酸还会阻碍铁质的吸收,铁是制造血液的主要材料之一,一旦铁质不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孩子们,也正需要足够的铁质来快速造血。尤其是青春期少女,铁的需要量更高,因为每个月的月经,会固定损失大量铁质。所以爱喝碳酸饮料的女孩,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少女喝可乐谨防骨质疏松。研究显示,汽水会加速骨质流失,尤其爱喝可乐的少女,骨折的几率是不喝汽水者的5倍!  
    
  3.牙齿的甜蜜杀手  
    
  可乐中的酸性物质对孩子牙齿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得牙齿的保护层变薄,极易受到损伤;再加之可乐中糖的作用,也会使得孩子出现龋齿的机率大大增加,危害到孩子牙齿的健康。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一项调查表明,若经年累月,日喝3罐,便可能弄得齿坏牙酸。若日饮1升含酸性及带糖分饮料1至2年,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便会被酸蚀掉。菲腊牙科医院每年接收近20宗被酸性饮料酸蚀牙齿的复杂个案,有求诊者因每天饮数罐或数瓶可乐,致保护牙齿的珐琅质几乎全被酸蚀掉。  
    
  4.谋杀儿童脑神经  
    
  可乐中含有咖啡因,1瓶340克的可乐型饮料含有咖啡因50~80毫克。有人做过试验,成年人一次口服咖啡因1克以上,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失眠、眼花、耳鸣。即使1次服用1克以下,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中毒症状。对儿童来说,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常饮咖啡的儿童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肾脏机能,使肾水流增加,导致小孩多尿,钙排出量随之增多,儿童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咖啡因还会破坏儿童体内的维生素B1,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6485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