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称婚姻介绍人为“媒人”,如《孔雀东南飞》中有“阿母 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但婚姻介绍人除了这一俗称外,还 有不少别称,例如: 伐柯。《诗经·幽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 不得。”((中庸》:“执柯以伐柯。”后来,人们便称媒人为“伐柯”、“伐柯 人”或“执柯”,如《梦梁录·嫁娶》有“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
冰人。《晋书·索传》载:“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 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迫冰未洋,婚姻事也。 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伴而婚 成。”’后来,媒人又被称为“冰人”。 红娘。唐人元棋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的侍女红 娘从中想办法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后人据此演为《西厢记》杂 剧。
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月老。据唐人小说记载,唐代人韦固夜经宋城,遇一老人倚囊而坐, 向月书。固问所何书。答日:“天下之婚犊。”又问囊中赤绳何用。答曰: “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传说这位老人是主 管婚姻之神,故以“月老”、“月下老”、“月下老人”作为媒人的别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前月下,浪漫的环境最能唤起人们浪漫的 情绪。 媒约。媒,谓谋合二姓;约,谓斟酌二姓。一说男曰媒,女曰约。 《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 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保山。本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如《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 回说道:“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 在传统社会的农村,一般是中年妇女或年长的老人做媒,媒人成为一 种职业。有的媒人脸上有黑痣,据说是因为媒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贪吃的 缘故。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和地方戏剧中经常能看到,表明媒人在农村中 形象不佳。实际上,在传统社会里,媒人在农村的婚姻活动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到了现代,媒人已经开始大众化,任何人都可以说媒。
专业的婚介机 构应运而生,它们以婚姻介绍为专门职业,为求偶双方穿针引线。电脑的 普及也给人们交友、求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电脑和互联网本身已经成为 最大、最广泛、最时尚的“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