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两句四字名言,其中一句是“吃亏是福”。对于修身养性,无疑是值得人们奉为信条。
前些日子,无意中在朋友家看见了“吃亏是福”的拓片高悬于厅堂,我不由细细想来,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肯吃亏,又有几个人真的认为“吃亏是福”呢?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不肯吃一点亏的。一旦吃了点亏,便会感到窝囊,要争这口气,便会耿耿于怀。尤其是自以为有道理的时候,那是绝不相让的,大有“不获全胜,誓不收兵”的架势。那咄咄逼人的模样,是因为我不能够宽容别人,而别人也对我要求苛刻。不愿意吃亏的我,反而吃了很多亏。残酷的现实逼着我去思索,终于使我顿悟,我便努力地改变自己,从“不肯吃点亏”到“也能吃点小亏”,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即使真理在握,也可以作点非原则性的让步。办事情当然要讲道理,但也要注意方法。终于我真正悟出了板桥先生“吃亏是福”的真谛。
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换言之,吃亏是福!
我现在认为,无所谓亏不亏的,自己的经历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无非是自己作点牺牲。这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处之,不去计较这些,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我们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不分明都是“福”吗?我觉得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佛教中有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人称“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郑板桥说得好:“吃亏是福”。做人也要学习吃亏。
其实,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惟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自古就有“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但对于其中的道理,似乎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只是表面上一知半解,而实际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他在世上做人从容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真诚的背后,是一个博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爱算计人者迟早要付出代价。这种人每算计一次别人,便失去一分人格,失掉一分尊严。天底下也不会有白吃的亏,从某种意义上说,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倘若有谁一旦吃亏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这种伤害,服用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诊治的特效药方只有四个字: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