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怪异婚俗:离婚男方按手印女方按脚印

   2015-06-30 互联网网友58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近日,四川档案馆馆藏巴县(现重庆)衙门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3月15日,该馆首次面向社会公布巴县档案中涉及婚俗档案部分,其中不乏存世稀少“庚帖”和“喜课”。虽历经200多年历史,这些只有方寸大小清代“喜帖”却讲述着巴蜀人,乃至古代中国婚庆习俗变迁。 
  副研究馆员陈翔介绍,巴县衙门档案刚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于数量庞大,档案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整理,经原西南博物院、川大历史系、再到省档案馆几代档案人努力,直到2000年初才整理完成。目前,省档案馆馆藏11万余卷巴县衙门档案中,涉及民俗档案达3000余卷,保存了180多年古人“结婚喜帖”更属于文物类珍品。 
  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存史资政”习惯,但由于旧时战火频繁,地方基层政府存世档案极为稀少。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日机轰炸,巴县档案被紧急放置在重庆沙坪坝一处破庙中。但由于缺乏保管、风吹日晒,不少档案变成一堆堆难以分开纸糊。更有部分档案被乞丐取出烧毁,用作取暖。 
  涉及到打官司婚俗档案大多带有悲剧色彩 
  虽然此次公布清代“喜帖”喜庆味十足,但背后实际婚姻生活却并不美好。 
  在一张道光八年订立档案上,显示出一场短命婚姻:婚书订立还未满一个月,巴县新娘陈吕氏即将与其订婚邱家告到巴县衙门。巴县衙门随即开堂审理,发现陈吕氏原来丈夫陈永顺不但没死,而且正是前夫因家贫将她“图财嫁卖”。立下婚书后,邱家准备将陈吕氏带回原籍江西完婚时,陈吕氏担心邱家会再次将她“贩卖”,故而告上衙门。 
  陈翔说,目前馆藏巴县衙门档案中,婚俗档案大部分都带有悲剧色彩。这是因为这些档案均为涉讼婚姻,相当于现在打官司。“婚姻闹到打官司地步自然会有悲剧色彩。”陈翔说,我们不能单纯根据这些档案推断封建社会里婚姻全是悲剧。 
  古人结婚手续 
  结婚6大步骤缺一不可 
  翻开一份份泛黄档案册,清代民间结婚用“庚帖”和“喜课”,依旧充满了喜庆色彩。在省档案馆首次刊出“庚帖”上,虽距今180余年历史,但其上红色犹存,图案清晰可辨。 
  这张“庚帖”右边上部刻绘着正在行礼一对新人,下面绘着5名观礼嘉宾,翘首以盼。“庚帖”中间则用描金竖条方框,写上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与其配对另一张则写有“天长地久”,一条长长阶梯上,新郎携娇妻沿梯而上。主婚人则立在梯级上端等待着婚礼开始,整个庚帖中充满了喜庆气氛。 
  陈翔说,传统婚姻仪式历来讲究“六礼”,清代“六礼”衍化为“请庚、探问、报期(请期)、行盘、妆奁、迎娶”六道程序。其中,需要落在纸上,只有“请庚”和“报期”。这个婚帖便是一种“请庚”,即男家与女家,互相留下对方生辰八字,请人测算是否相合后留下凭证。而“请期”则是请人测算、挑选适宜举行各项结婚仪式吉日良辰和规矩、禁忌。其内容一般也要写在红纸上,并由男家告知女 
  离婚女方只能按脚印 
  有结婚当然也有离婚,在一份道光年间离婚档案上,一个名叫王德盛男子立出了“甘愿休妻改嫁“文约,原因竟是“年荒”让他穷得养不活老婆。文约上同时提到,两人离婚属“夫妻友好协商”。但道光四年,名叫蒲洪福男子则是以妻子“不守妇道,不孝公婆,不敬夫主”为由离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184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