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9款润肠通便粥缓解宝宝便秘

   2015-06-29 互联网网友39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宝宝好像又便秘了,接连几天都没有一次大便,好不容易等到他去厕所,大半个钟头都不见人出来,真是让人忧心。给他吃药吧,怕会对他的身体健康产生副作用,能不能在饮食上进行细微调整从而帮助宝宝排便缓解便秘呢?先来搞清楚宝宝便秘可能的原因吧!

    便秘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便秘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先天性的因素,在新生儿阶段需要特别的重视,因为新生儿的时候一开始就出现便秘情况要考虑先天性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巨结肠,这是比较多见的。

    还有的孩子是由于内分泌有一些问题,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孩子,肌肉比较松驰,所以会引起便秘,这种便秘从小就开始有,但这些先天因素还是比较少,比较多见的还是后天的。

    另一方面是后天性的因素,通常大便比较干燥,两三天或者三四天大便一次,而且大便的时候便块比较干硬,排便有一定的困难,孩子感到肛门痛,或者引起肛裂,这些都可以叫做便秘。便秘比较多见的就是吃了辅食以后的孩子,饮食调节不太科学,就容易引起这些便秘。

    吃的东西过于精细也会引起孩子便秘,尤其是现在一个夫妇一个孩子都比较娇惯,吃的东西很讲究、吃的非常精,容易忽略纤维素的摄取,就会引起便秘。

    宝宝便秘吃什么好

    酥蜜粥: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亏虚、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
 黄芪芝麻糊:黄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黑芝麻炒香研末备用。黄芪水煎取汁,调芝麻、蜂蜜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益气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便秘、排便无力、便后疲乏、汗出气短等。 

    蔗汁蜂蜜粥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将大米煮粥,待熟调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病后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干结等。

    银菊粥:金银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适量。将金银花、杭菊花择净,水煎取汁,纳入淘净的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天。可养血润燥。适用于热结便秘。

    芝麻杏仁糊: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当归10克,白糖适量。将前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状备用,当归水煎取汁,调入药糊、白糖,煮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5天。可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便秘。

    柏仁芝麻粥:柏子仁10克,芝麻15克,大米50克。将芝麻炒香研末备用,先将柏仁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芝麻,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养阴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

    香蕉粥: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蕉去皮,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润肠,润肺止咳。适用于大便燥结,肺虚、肺燥咳嗽等。

    首乌百合粥:首乌、百合各15克,枸杞1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白糖适量,红花3克。将首乌水煎取汁,同大米、百合、枸杞、大枣等同煮为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红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气养阴。适用于心悸、口干少津、津亏肠燥便秘等。

    猪肺粥:猪肺10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肺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猪肺七成熟时,取出切丁,将大米淘净,加猪肺汤、猪肺丁及清水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健肺补肺。适用于脾肺亏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纳差、乏力、排便无力等。

    编后话:对付宝宝便秘其实一点都不难,妈妈们可以根据以上食谱给宝宝熬制专门的粥,帮助他们调理肠胃,润肠通便,如此一来,宝宝便秘的问题不就轻松解决了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0923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