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哺乳期:用药不当母乳变毒药

   2015-06-26 互联网网友60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随着众多品牌厂家生产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许多哺乳期妈妈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考虑,纷纷回归母乳喂养。

  可是,有许多药物可随母亲的乳汁进入乳儿体内。哺乳的妈妈们若正在用药的话,就要多留个心眼,别让母乳也被“三聚氰胺”了。

  哺乳期妇女禁用和慎用的药物

  大部分药物能从乳汁排出,但多数浓度低,每天排出的量不足以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但以下药物在乳汁中的排出率较高,是哺乳期妇女应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磺胺类 如磺胺异恶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丙磺舒、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等。这类药物本不易进入乳汁,但由于乳儿的药物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肝脏解毒能力不强,少量药物进入乳儿体内也能产生有害影响,会使乳儿出现溶血性贫血。所以,哺乳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尤其是长效磺胺制剂。

  氯霉素 可造成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因禁用。 
四环素 易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使乳儿牙齿染色、骨生长抑制及出现黄疸,应禁用。 

  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 在乳汁中浓度较高,会使乳儿听力受损,应禁用。

  金刚烷胺 也应禁用。医生常将其开给病人用于抗感冒,哺乳期妇女服用此药后,会导致宝宝呕吐、尿潴留、皮疹。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可少量进入乳汁,须警惕可能影响乳儿正常的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乳儿发生过敏反应,并可能有生命危险。

  抗癌药物 会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引起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

  抗甲状腺药物 如甲基硫氧嘧啶,会抑制乳儿的甲状腺功能,应禁用。

  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药物 可能会使乳儿昏睡和上瘾,有潜在的不良影响。所以,妈妈们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很多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均含有一定比例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阿司匹林可使乳儿骨髓抑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乳儿肝损害,双氯芬酸可使乳儿产生血尿。哺乳期妇女在应用含上述西药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应慎重考虑,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成分含量,切不可存在“中药无毒”的错误认识。

  一些成瘾性镇痛药如可待因、吗啡等,在乳汁中浓度较高。有毒瘾的哺乳期妇女,也会使受乳的婴儿成瘾,新生儿对这类药物高度敏感,可发生呼吸抑制,所以,哺乳期妇女绝对禁用。

  另外,中药如炒麦芽、花椒、芒硝等,西药如左旋多巴、麦角新碱、雌激素、维生素B6、阿托品类与利尿药等,有退乳作用,故哺乳期妇女不可轻易服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0450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