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以来,人们总是喜欢把杨贵妃与桃红联系在一起,而且被文人墨客广为推崇为“国色”。
自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开始,得宠的妃嫔就被封为贵妃,仅次于皇后。历代贵妃中最为有名者杨玉环。后唐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描述杨贵妃:“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桃红色。唐人王建曾做《宫词一百首》:“射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说的是一群与皇帝一起围猎的宫女,脸上尚残留昨夜脂粉。有关唐代妇女饰红妆、束素腰的诗词非常之多,说明自汉代以后,妇女浓妆素裹在唐代已经蔚然成风。唐刘禹锡《赏牡丹》曰:“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代赏花风气之盛,堪称奇观,而杨贵妃却是那个时代美女的代名词,她所喜爱的牡丹桃红也已成为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国色!
“贵妃红加味红酥”从烹饪角度去分析,该食点制作并非有大的技术含量,但“贵妃红”能牵出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来,引出一段历史,归属“奇异”也不为过。唐代红酥有甜、咸两种,可以有素馅和荤馅,荤馅以羊肉为上品。该饼的技术含量应该在调制“贵妃红”色彩上,至于国色“贵妃红”的浓淡,标准自在食客的观赏审美中。
另外,唐代“烧尾宴”把杨贵妃“贵妃红”命名在食点上,开创了以人称命名肴馔的先河,从此,贵妃鸡、叫化鸡、聚八仙、东坡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菜名运用而生,使中国的肴馔命名上又增添了人文色彩。
唐代“烧尾宴”上的“奇异”之饼品种之多,堪称中国御膳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