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唐代庖厨最早利用太阳能烤制大虾

   2015-06-20 互联网网友46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唐代“烧尾宴”中的“光明虾炙(生虾则可用)”,是第十道肴馔,“光明虾炙”何为“光明”?现代人都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据说西安烹饪研究所根据史料,把这道菜列为长安官府菜,并研制做成装盘形似灯笼状造型,宛如一盏点燃的宫灯,寓意光明。对此我感到很惊讶,这与我的认识相差甚远,但我坚信,西安烹饪研究所的学者一定是搞错了。 

    用煮熟的虾装饰成灯笼状,意喻光明太牵强附会。灯笼在中国西汉时期就有了,在唐代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不可能被陶谷列为“奇异”之物。有一点值得重视,“虾米”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初颜师古注《急就篇》的注文里。《本草纲目》解释:“凡虾之大者蒸曝去壳,谓之虾米,食之姜醋,馔品所珍。”而反映宋代肴馔的史籍里,已经出现“虾腊”的制作方法。从南宋的司膳内人《玉食批》透露的御膳食单看,虾腊、鱼干、肉腊等,已经构成丰富的系列腊制品。“烧尾宴”中的“光明虾炙”正好衔接唐代虾腊在御膳使用的最早记录,它的大致意思就是用灼热的阳光烤制虾干。 

    制作“光明虾炙”的方法很简单,可参考宋代虾腊的制法:盐炒生虾,炒干后洗去盐,暴晒至干收储,食用取之。据说用这样的方法做出来虾腊,色泽红亮。我亲自做过实验,的确如此(附照片)。好看,好吃,剥开虾头,里面红膏鲜艳,滋味极佳。

    陶谷把“光明虾炙”归为“奇异”的原因,是该制作和食用方法比较新颖;或者说是沿海一带的吃法流传到内地,其鲜美的口味得到御膳庖厨的认可。研究和解读唐代“烧尾宴”,使得南宋御膳的“虾腊”源头向前推至唐代景龙三年之前。 

    “光明虾炙”就是利用太阳灼热的阳光烤制虾干,这是西安烹饪研究所的学者们所没有料想到的。研究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不能单从一道肴馔的名称上去想象,而是要把握前后朝食文化的继承关系,还要熟读史籍有关食文化的论述,了解时代特征以及宗教、音乐、绘画、医学等相关文化在饮食方面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读和还原中国古文化菜肴的原貌。 

    虾究竟怎么做才好吃,我觉得还是原始的做法最好吃。用竹针穿活虾,直接在火焰边烤,虾体红亮均匀为度,撒上椒盐乘热吃甚美,百吃不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7975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