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一碗粗粥告诉您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粥文化”

   2015-06-20 互联网网友145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其实小熟我不爱喝粥,爱喝汤,于是每次俺娘都说:“老话说了,爱喝粥的人孝顺,爱喝汤的人馋。”我一直较着这话就是骗小孩子喝粥的,后来直到最近几年我越发的爱喝粥,才发现喝粥的妙处。小熟喝汤其实就是爱喝那股子咸淡味,现在更爱粥里带来的那股子原始的粮食的香味。粥一定要熬到时候,粘、稠、香、浓,喝进嘴里一刹那就较着那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提起粥还真得说说咱中国的粥文化。 

中国的粥文化: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尽管中国人爱喝粥,不过粥在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比较大,南方人做粥精细,食材也多种多样,鸡鸭鱼肉虾蟹都会往滚烫的粥里放,北方人更喜欢豆类、粮食类的搭配,比如八宝粥,吃的就是粮食的本身的香气。或者今儿我介绍的这款带着甜丝丝味道的粥。   

   棒茬子红薯粥,熬到红薯软糯入口既化,玉米渣子成了在粥里泛着香气,一碗接着一碗喝着,那个舒坦。  

食尚小米的美食定制-----棒茬子红薯粥 

原料:红薯2个、玉米渣1杯、水适量。枫糖少许 

1.红薯洗净备用,玉米渣适当淘洗2遍。 

2.红薯洗净削去皮 

3.红薯切成块 

4.锅内做水 

5.快开锅时玉米渣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3.撇去浮沫,转小火。 

4.小火熬30分钟,中间用竹勺子推动不易粘锅,直至玉米渣出了香味、变粘稠 

5.放入红薯块用勺子顺锅沿旋转 

6.小火盖盖熬20分钟,直至红薯块煮熟变软 

熬粥小窍门: 

1、熬粥前,玉米渣和水的比例一般在1:9 

2、玉米渣和玉米面不同,更为粗,但是口感更有玉米的粮食的香味,尤其是玉米渣入口后有种在嘴里粗粗拉拉的口感,更是有回味 

3、红薯一定要熬的软糯入口既化,最后出锅前我加了点从加拿大带回来的枫糖浆。更为香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7715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