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婚礼的重要人物:主婚人与证婚人

   2015-06-17 互联网网友35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很多新人在筹办婚礼时会对“主婚人”和“证婚人”这个两个特殊称谓有混淆,甚至只请一人承担这两个角色。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场完整的婚礼,应该有主婚人和证婚人来共同见证你们的甜蜜时刻。 

  关于主婚人最早的正式记载,出于《大清律例》:“男、女结婚嫁娶,必有主张其事者,谓之主婚,即:祖父为孙,父母为子,伯叔为侄,兄姐为弟妹,外祖父为外甥主张其事,为其主婚。”

  而中国传统婚礼中并没有证婚人。只是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文明婚礼的兴起,时尚的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借鉴天主教的婚礼规范(注:天主教教义规定,婚礼只有在证婚的地区助教、堂区主任神职人员,或此二人所委托的司仪或执事,以及二位证人前举行,才有效。在婚礼中引入了证婚人,后来这种风尚逐渐被社会承认,用民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于是诞生了今天我们婚礼上的证婚人。如今台湾民法第九百八十二条仍然规定:“结婚,应有公开仪式及二人以上之证人”

  证婚人顾名思义是婚姻合法的证明人。从礼仪的角度看证婚人应居客位,礼仪次序上一般在主婚人前面,过去通常由红娘担任。证婚人的讲话主要内容就是:"婚姻合法、恭喜新婚"等。通常证婚人由女方聘请,现在大多是新人单位的领导。证婚人当然也可以由男方聘请,现在规矩已经没有那么多了。

  主婚人按传统礼俗是由新郎的父母担任,从礼仪的角度而言主婚人居主位,礼仪次序上一般在证婚人后面。现在父母大多不亲自主婚而是委托别人替自己主婚,所以主婚人的工作就是替父母主婚,他讲话的要点就是:"感谢嘉宾,叮嘱新人,提些成家以后的要求"等,俗称致"新婚训词",现在也就是司仪的工作了,也没有固定由谁请的说法,大都会是新人自己挑的。
    新时代的礼仪变迁

  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婚姻中主权人始终是占有绝对的权威,而且经过中国传统“六礼”的明媒正娶,举行婚礼仪式,才能算是婚姻成立,得到社会的认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婚姻法》明确婚姻自由,男女两性自主决定婚姻,再也没有主婚人来决定婚姻之事。而且婚姻形式上明确单一登记制,登记前后是否举行一定的仪式,法律上并无特别要求,由当事人自由决定。仪式不能代替结婚登记,仅举行仪式不产生双方成立结婚关系的法律后果。

  而现代的婚姻形式多样化,有的新人结婚登记后就去度蜜月旅游,回来后向亲朋好友发糖果就代替了婚礼仪式;而有的新人则会选择小型聚餐形式的婚礼,只有双方父母参加,没有过多繁琐的程序。因此,证婚人和主婚人的角色也就省略掉了。这也是新时代的礼仪变迁,充分体现了当今和谐社会的文明进步。

  当然,这也就更需要现在的政府职能部门——婚姻登记处履行好自己的核查工作。当新人提出结婚申请时,要仔细审查双方递交的相关材料,确认是否是自主婚姻、一夫一妻、婚姻年龄等等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5714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