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蒙阴桃花节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并多次与央视联袂举办。2014年,“蒙阴桃花节”这一节会品牌,获得了“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奖”。12日,一年一度的桃花节虽已落下帷幕,但首度由企业操办,淡化政府角色所产生的效应仍令人津津乐道。
桃花节共吸引游客约万人。
真正的“花经济”不靠一时盛会
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推动的蒙阴桃花节,已经打出了品牌效应。今年第九届桃花节,没有明星压轴的盛大晚会,没有政府巨资的广告攻势,却并不缺乏观众。“保 守估计游客达到1万名。”蒙阴县政协副主席、旅游局副局长李芸告诉记者,节会恰逢周末,游客太多,只好推迟了原定于当日开始的车友会自驾游活动。“真正的 ‘花经济’靠的不是一时的盛会突击,而是创造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蒙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凤说,今年蒙阴县对桃花节采取放手政策,实 行硬投入渐退、软服务跟上的战略,即政府从资金投入等方面退出,让企业和社会团体来唱主角。
保住一方山水是旅游开发的责任
“搞旅游并不是搞建设、搞开发,而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和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加以修饰提高。”赵玉林是本次节会主办方山东东蒙企业集团的董事长。 他说,在政府服务转型的同时,旅游开发也是实体企业转型的方向,而保护蒙阴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青山绿水,是本土实体企业的责任。
不过,在企业参与进来后,相对于政府主导发布文化旅游活动时期,参与性娱乐性的项目增加了。“这里最大的特征就是岱崮地质地貌,但旅游不止一个目的,不仅要体验山清水秀,还要有科普性。”赵玉林认为,企业的介入在保护历史资源的同时,更有针对性。
招牌节会系列办凸显旅游格局
“政府不办节庆活动,企业也找到了用武之地。”王永凤说,政府服务转型后,桃花节的组织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桃花节的活动内 容变得空前丰富,载体也更新颖、更具有吸引力,蒙阴的“桃花品牌”开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现在我们刚刚起步,辐射半径在300公里范围内,刚过去的清明 小长假,游客有来自周边的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甚至河南。”赵玉林对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未来非常看好。十一黄金周前,梭头崮的“崮上草原野营度假 区”也将建成并对外开放。“蒙阴的生态环境非常难得,我们这辈子是享受不完的,是能遗传的。”赵玉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