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厦门启动医疗器械专项整治

   2014-04-16 东南网235
核心提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张治祥副局长昨日接听市长专线时介绍,在厦门刚刚启动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中,就发现了市民投诉最集中的六大焦点问题,并针对此提醒市民如何安全购买医疗器械。
       欢庆网消息:增高仪、减肥仪、保健鞋帽……近年来,市场出现了一些宣称有治疗功效的“伪医疗器械”,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购家用医疗器械,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张治祥副局长昨日接听市长专线时介绍,在厦门刚刚启动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中,就发现了市民投诉最集中的六大焦点问题,并针对此提醒市民如何安全购买医疗器械。

       正规医疗器械两证要齐全

       张治祥介绍,近年来,除了医用纱布、棉花、创可贴以及电子血压计、助听器和护腰带等家庭常用医疗器械外,一些售价不菲的理疗床、低频治疗仪、按摩器等器械也 通过现场体验营销和健康讲座等方式博得不少老年消费者青睐,而其中有不少产品功效普遍夸大,有的甚至是无证产品。“真正合法正规的医疗器械,必须同时具备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张治祥说,在售卖时,经营单位还必须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而增高仪、减肥仪和保健鞋帽、袜 子手套等并不是医疗器械,只是普通产品。

       张治祥建议,市民在正规场所购买医疗器械时,首先要查看产品包装是否有产品和企业的详细信息,另外,和其他产品不同,医疗器械还必须在包装中显示独有的医疗 器械注册证书编号,境内企业产品体现为“食药监械(××)字”等字样的注册证号,境外企业产品为“国食药监械(进)字”等,市民可直接据此来辨别真伪。

       六大投诉焦点问题要留意


       根据市药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厦门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4家,经营企业851家,注册产品达530种。“近年来医疗器械的投诉越来越多,仅去年就接 到73件 。”张治祥介绍,这些投诉案件主要包括夸大虚假宣传、产品副作用、未开发票、质量缺陷、使用虚假文号、包装与注册内容不符等六大焦点问题。

      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张治祥提醒市民注意,一方面,在参加免费体验等营销活动时,不要轻信商家口头上的功效宣传,而应该核对产品说明书内容是否与注册证中的 “功效范围”一致,而对于治疗腰腿痛、近视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医疗器械,一些不法商家喜欢以专家或患者名义和形象做夸大宣传,市民要多留意。

      同时,市民在购买时务必要问清楚产品的适用范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和禁忌等,避免出现副作用。而在购买后,一定要索取发票,“去年就曾有一位女士花6万元购买治疗仪,发现问题后因未开发票而投诉无果。”张治祥说。

       可通过药监部门查询并投诉

      据了解,市药监局于上月底启动了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主要采取暗访、突击排查等形式,对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和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 进行查处。目前已检查8家生产企业、54家经营企业、42家使用单位,受理投诉7件,对两家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立案。

      张治祥提醒市民,若在购买时难以辨别,可以直接拨打市药监局的电话12331核实产品信息并辨别真伪,若发现违法售卖行为或问题产品也可通过此电话进行投诉。据悉,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至8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444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