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呆呆地问我:妈妈,你怎么不写童话,这样我就有书看了。我想看你写的童话!
童话一直存在孩子眼里,正因为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变得是真实的,反而生出我们想象不到的世界。比如:椅子会哭,布娃娃会说话,白雪公主是真的!而曾几何,我们也是如此,曾经如此地童真,如此地幻想。所以,一直感谢书写童话的作者,正是他们把一颗童心慢慢地放大,甚至扩大。
而我写不出,我走不进孩子的世界。是我长大了,还是太世俗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应该是纯净的,那种纯净有时让我们成人感到惭愧。我们往往想用我们的思维来控制孩子,控制狂发生在大半的父母中,虽然内心一直要求克制,可是,依旧忍不住去控制。控制他的兴趣,控制他玩乐的时间,甚至控制他的想象。孩子的世界于是多了一份约束,想象力被压抑,于是,我们丧失了许多艺术家和天才。天才真的被我们扼杀了!
女儿依旧爱着童话,闲来无事,自己呆在小屋子里看。为书中的故事所着迷,孩子心中自有自己的故事,和童话联系在一起,变得如此纯真。我在想:每个孩子的心中会不会下雪?每一个孩子心中是不是都有一个童话在支撑?为什么,我们偏偏要打破这种幻想,强加许多残忍给孩子?
见过有些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学会了势力,学会了打官腔。父母为之自豪,为孩子的城府和交际手腕所自豪,或许这就是中国式教育。孩子从小被灌输当大官,发大财,人生的目标被早早定位,向着金钱和欲望定位。或许又一批贪官正在成长中吧?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这样的怀疑,可是,从小被强加的欲望,扩大性地看到了将来。孩子过早地懂得了世故,过早地失去了童心。眼中的世界变了样子,虚伪,不安全,势力,虚荣渐入孩子的眼。我们的孩子到底面临了什么?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孩子的眼应该是纯净的,应该是童话的。只因,我们童话的时间太短了,错过了,一生再也不可能回归。我们为什么去一点点地剥夺孩子的权利?放手孩子吧,让他的视野开阔,让他沉浸在童话里,让他慢慢地长大。而不是拔苗助长,这样真的会毁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