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的朋友带着她16岁的儿子来看病,说是朋友,其实认识也不久,还是今年9 月初通过她外地的姐夫介绍,邀请我去南方医院为她身患晚期肝癌的父亲会诊才相识的,今天是第二次见面,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信赖我,他的父亲在我会诊后没几天就在医院去世了,今天他带着孩子过来,说真的,我心存感激,这份信赖如山般的沉重。
孩子的外公因多年的乙肝大三阳,出现肝硬化,导致癌变而过世,母亲也是乙肝小三阳,患者出生时就打了乙肝疫苗,没有乙肝病毒感染病史,儿子今年在读高二,母亲说在他4-5岁的时候经医院诊断为小儿多动症,当时医生开了一些西药,告知吃那些药物的利和弊,孩子的父亲听后,不同意吃那些药,也曾经中医调理,但这么多年来未见改善,进入高中,也许是学习压力比较大,感觉症状比以前重了。
患者坐在我的面前,不到10分钟,几次看见他的嘴唇撅起后内翻,右侧肩膀也不自主的动了几次,右侧拇指向外伸展,左侧眼角也抽动了几次,他说感觉有一种外在的力量往身体里面压,不舒服,自己的动作就是想往外伸展,这样才会感觉舒服,其实这也是一种本能的抗争,被动的反应,也是一种病态。
面对多动症,说真的 ,我的经验非常有限,在几年前,我院骨科的吕燃医师曾介绍一位大约10岁的多动症男孩来门诊看过,针灸和中药治疗了一段时间,疗效不明显,后来就没来了,这是我行医以来曾经唯一接诊过的一位多动症病人,所以今天面对患者,我的心里还是感觉有很大的压力,不是因为我的经验和水平不够,而是那份如山般的信赖,让我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从患者外公和母亲都有乙肝这一点出发,我想孩子的多动症也与肝有关系,因为他毕竟与母亲和外公有血脉相连的关系,虽说西医检查肝脏正常,他也没有乙型肝炎,但从中医的观点出发,没有乙肝并不说明肝就没问题,也许是肝经经气不畅,只是我们目前医学还没找到相关性的原因吧,但可以从遗传学的观点出发,可以找到相通的地方,所以我本着这个原则,先做诊断性穴位按摩,首先在患者脚上肝经的原穴太冲指压,患者疼痛难忍,然后在脚上胃经,胆经,膀胱经,肾经的穴位上指压,均未发现明显的痛点,最后在患者脾经的穴位上指压,患者同样觉得疼痛难忍,通过以上的指压穴位,证明了我的假设是完全正确的,患者的多动症与肝经有直接的关系,肝五行属木,木郁克土,而脾五行属土,所以脾经也有明显的压痛。记得《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实孩子的多动症就是肝风的一种外在表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诊断是肝病,中医病机是肝郁脾虚,治疗上,先针刺患者左侧肺经的鱼际,用泻法,然后针刺右侧胆经的足临泣,侠溪穴,用泻法,最后针刺患者左侧脾经的三阴交,倒马针,补法留针。针刺后患者说即刻感觉身体舒服多了,感觉整个身体都轻松了,往里压的外力消失了,留针差不多40 分钟,我没有看到患者多动症的症状出现,我又尝试着指压针灸治疗以前疼痛难忍的肝经的太冲穴,用力按压,几乎不痛了。最后与中药善后,处方:党参20 云苓20 炒白术20 扁豆10 淮山15 春砂仁10 芡实30 陈皮10 苡米20 山萸肉30 生地15 熟附子10 7剂 水煎服,每日一剂。
我真的非常开心,您也许体会不到我当时的心情,因为作为医生,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尤其是困扰多年的疾病,能在当下用针灸就能立刻减轻,我的心真的乐开了花,这种体会久久的萦绕我的心田。虽然这只是我的行医以来的第二例多动症患者,虽然我还是第一次给他针灸治疗,虽然我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维持多久,有太多的虽然,但我深信,今天下午的治疗太有意义了,对我来说,对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有效的,没有副作用的传统中医治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我期待,我希望,我也祈祷会有一些奇迹。
以上病案只是一个个案,也是一个开端,这也是我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一起探讨研究。
再次向我的患者和她的母亲叩首,也向患者刚刚过世的外公深深的鞠躬,感谢他们如山般的信赖,感谢他们给了我临症诊疗的这个机会,要说感谢的心里话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