黒龙江电视台每天下午五点半的《新闻夜航》天天必看,听着那亲切的乡音,看着那熟悉的山水,思乡的欲火往往又被勾了起来,可昨天一则新闻却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因感冒发烧去镇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在不到一天的时间给孩子静脉点滴了青霉素、氨茶碱等药,一共点了四瓶,当点到第四瓶时孩子便躁动不安口唇靑紫,然后口鼻冒血沫子,不一会儿就死了。
根据以上描述,稍有一点医疗和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都会做岀基本的诊断----孩子死于肺瘀血-肺水肿-左心衰,原因应该是输液过多过快。
当然,可能有其它不可抵抗和比较特殊的原因。
上边岀面调查结论往往都是一样的----孩子病重,否则你也不来医院呀,正常死亡----父亲调查儿子并处理儿子全是这个结论----卫生局和医院是父子关系,地球人都知道。
中国目前还没有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和评判的机构,死者的家属往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再加上人也死了既无精力更无知识也没心思去讨个说法,死了也就死了吧。
其实医院打点滴死人时有发生,绝少有人负责,除非你把县太爷的丈母娘给点死了。
造成进院必打点滴的情况首先是制度问题,村镇卫生所或卫生院主要的收入靠卖药,其中很大的一笔是打点滴,于是乎,鸭子踢了,公鸡撞了,吃少了,喝多了都打点滴。
由于知识的缺失,许多老百姓也非常迷信打点滴,有一次在家乡某卫生所,徒弟让我给一小孩看看病,我认真仔细看了后给开了点小中成药,谁知孩子奶奶眼一瞪说:“北京的大夫还这么落后,还用这破药,你那吊瓶留给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