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千万不能一腹泻就用抗生素,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夏季腹泻尤以细菌感染为主,少数为病毒感染,各年龄组的小儿均易发病。小儿发病可缓可急,严重的可出现惊厥、休克、脑病、心肌损害等。一旦孩子出现感染性腹泻,家长千万别自行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防止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今天,我们邀请了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陈菊珍副主任医师,就儿童腹泻的防治,为广大读者作专业讲解,更有实用的儿童腹泻家庭小妙方奉上。
一般情况下,儿童腹泻是由于其自身内在因素、饮食不当和感染所致,所以是可以预防的。陈菊珍副主任医师说,盛夏是腹泻的高发季节,急性腹泻可引起小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慢性腹泻会引起肠道吸收障碍,导致小儿营养不良,故应引起家长重视。
做好预防工作
避免在夏季断奶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由少到多,先添加一种食品,小儿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食品。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对食物、食具、尿布、便器、玩具等要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喂奶前应清洗奶头,严防“病从口入”。
3.注意气候变化,热天应多喝水,少吃生冷食品,不吃过夜食物,避免过热(使消化液减少)和受凉(使肠蠕动增加),空调的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睡眠时应注意保护腹部。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夏季早上10点钟以前,下午4点钟以后),防治佝偻病。
腹泻处理方法
多喝点水勤换尿布
1.采集患儿新鲜大便,并携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做大便常规及培养检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轻型腹泻可通过饮食调整,口服补液、肠粘膜保护剂,助消化药可缓解腹泻。重症病人需注射静脉补液纠正脱水或住院治疗。
2.饮食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应先喂以米汤,然后再喂脱脂奶,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3.预防脱水:每次腹泻后给予口服补液盐(市面有售)口服,按要求服用,有利于腹泻康复,缩短病程。
4.药物:一般不用抗生素,明确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黄连素、痢特灵、第三代头孢等。
5.加强护理:热天多喝水,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冲洗臀部,有皮肤糜烂者应暴露于空气中,可搽20%鞣酸软膏或者凡士林。
自备家庭药品
微生态制剂需冷藏
一般情况,家庭可自行准备些以下药品:
1.蒙脱石散(思密达):为肠粘膜保护剂,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化盐,能改善肠粘液的质和量,吸附和固定各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具止泻、收敛、抑病毒作用,适于各型腹泻。
2.微生态制剂: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的繁殖和侵入。常用的有妈咪爱、培菲康、乐托尔等,需冰箱冷藏。
实用家庭妙方
自制糖盐水防脱水
此外,还有一个儿童腹泻的家庭妙方告诉大家:自制ORS代用品(可预防脱水,缩短病程)。
1.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毫升加细盐1.75克,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毫升,2~10岁服100~200毫升,10岁以上可以按需服用。
2.炒米粉25克加细盐1.75克加水500毫升,煮2~3分钟,用法同米汤。
3.白开水500毫升加蔗糖10克加细盐1.75克(糖盐水),用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