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双节临近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表心意?

   2015-06-11 互联网网友43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今年开学有点特别,教师节(9月10日)和中秋节(9月12日)赶在同一个时间点。在双节临近之季,一些家长开始讨论要不要给孩子的老师备点“礼物”。尤其是在开学初,如果老师登门家访,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吧。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家长,发现想“表达心意”的家长不在少数,而另一些家长则不认可这种做法。家庭教育专业人士表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一定要通过送礼来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可以多花点时间,亲自跟老师做面谈式的沟通,或者书信交流等,这样会更正面一点。记者 邓仲谋 实习生 林家宝
  家长支招:
  送礼不如送手工作品
  送礼的“礼”绝不仅仅是红包、购物卡、饼票之类。家长郑女士表示,教师节的时候,她会引导孩子制作一些小礼物,例如画一些图画,制作DIY贺卡等作为“礼物”送给老师。郑女士跟老师的感情不错,以这样的方法送礼物并不是刻意想老师照顾自己的小孩,只是一种心意的表达。
  “送礼可以鼓励孩子给老师送一些自己的绘画,或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如果为了攀比,宴请老师,给老师红包就不好了。”包先生既是家长又是黄埔区的老师。他觉得孩子用心做一些手工绘画和工艺品送给老师,比送现金更有意义。
  送不送礼分歧大
  赞成: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点心意
  刘女士的小孩正在读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较差,需要别人的照顾。在节假日或老师家访时,刘女士一般会备点“礼物”,送一些购物卡、月饼之类给老师。她表示,送了礼物之后,老师对孩子的照顾确实会细致一些,所以幼儿园的小朋友给老师送礼有必要。
  小孩今年刚升初一的邹家长也表示,节日的时候会给老师送点月饼票或者消费卡,有时还会请老师吃饭,这主要是表达一点心意,联系一下感情。邹家长认为,这种送礼,不要看得那么功利,不要觉得送个月饼给老师,就要他对自己的孩子好些。送礼是因为老师为孩子付出了,家长表达一种谢意。现在,邹家长跟老师已经成为好朋友,平时也会在QQ上与老师聊天,交流教育、购房等心得。
  “今年购物卡实名制以后,送礼得花点心思了。”家长叶先生表示,女老师可以送些化妆品,男老师送点运动器材。“家长送礼,有些是出于主动,希望老师给孩子多点关注;也有些是被动送的,他们看到别的家长都给老师送礼了,自己也得给老师送礼。”
  反对:送礼会影响小朋友的心态
  并不是每位家长都会给老师送礼,家长赖女士就觉得送礼不好。赖女士的女儿马上就要读高三了,从小学开始就没送过礼,也没有请过老师吃饭。她认为,如果家长每样东西都给孩子铺排好,对她的成长不利。孩子知道你做的这些事情后,会认为做每一样事情都要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从而影响她的价值观。
  “为什么要送礼物呢?教育是老师的本职。”老城区的余小姐反问记者。余小姐的小孩今年幼升小,在读小小班时给老师送过饼卡,但从读小班开始,就没有给老师送礼了。她知道班里有的家长会在过年或教师节给老师送些红包,老师也确实会对那些小孩好一点,无论参加比赛或者表演都会照顾些。但她觉得,不需要送礼,因为这会影响小朋友的心态,会让他觉得,是不是这个社会都要靠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机会?余小姐表示,自己的孩子今年参加游泳队选拔也没有送礼,她要让孩子知道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无论读书、比赛都要靠自己的实力。余小姐与老师保持沟通的方式是接送孩子时多向老师了解情况,并及时把孩子在家情况反映给老师。
  专家意见
  与老师处理好关系
  要用正面方式
  “我是不太赞成送礼的,因为其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廖远芳表示,孩子崇拜的是老师,如果老师收受了父母的送礼,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负面影响,扭曲了正确价值观。对老师职业而言,这也是一种亵渎。
  廖远芳认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跟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并不一定要通过送礼的方法。家长可以多花点时间,亲自跟老师做面谈式的沟通,或者书信交流等,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带上,一起跟老师座谈一下。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可爱之处,让孩子从中觉得父母亲和老师对他的关爱,这才是比较正面的方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3473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