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多大的孩子不用父母读故事?

   2015-06-10 互联网网友48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很多家长也都会给孩子读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听。孩子往往会有有趣的故事中汲取知识,获得快乐。 
  很多需要教给孩子的道理在故事里也是那么浅显易懂,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读故事听。故事不仅教育了孩子,故事也启发了家长。那么孩子是不是长大了就不用再读故事了?
  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听,以及太早停止阅读,都是大错特错的。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委员会用最成功的企业之一麦当劳来举例。这个快餐连锁企业几乎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它从未削减过它的广告预算。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平均起来,每一天的广告费用超出100万美元。麦当劳的行销人员从不会有这样的念头:“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麦当劳了,他们应该会自动上门,所以我们不必再在广告上花大钱了。”
  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但和麦当劳不同的是,我们每年都在削减广告预算,而不是增加预算。无论是在家里或学校,孩子越大,我们就越少读书给他们听。康涅狄格州的学校1990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了这个典型的现象。这项调查的对象是某个中产阶级社区内的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调查发现,只有8%的学生在接受调查的前一天晚上,有家人读故事给他们听。大部分的老师也发现,中、高年级的学生也都有类似的现象,那就是很少听故事。另一项针对研究生院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也证实,他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已经很少听故事了。
  家长(有时候是老师)常会说:“他已经四年级了,怎么还需要我读书给他听呢?我们送他去学校不就是要他学会自己看书吗?”其实在这个问题里面,有许多错误的假设。
  假设某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有四年级的程度,这是很优秀的。然而,这个孩子听故事时的理解力有几年级的程度呢?大部分人从来不知道这中间是有差异的,除非他们静下来仔细地想一想。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7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是《天才老爹》(TheCosbyShow),每星期都有好几千万人观看这个节目,甚至包括一年级的小学生。
  那么,那些看这个节目的一年级小学生是否能自己阅读它的剧本呢?这些幼小的儿童中,大概有99%的人无法看懂。然而,当剧本由他人念出来,也就是由演员说出来的时候,他们就能够理解。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这也是上天送给一年级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
  既然我已经说明孩子听故事的理解力和阅读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各位应该可以了解为什么当孩子大一点之后,仍应该继续读故事给他们听。听故事时,除了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你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果在你家里或所教的班里有才开始学习阅读的5到7岁的孩子,而你正持续地读故事书给他们听,那是非常好的,请继续下去。但是如果你还在读那些词很有限的书,像苏斯博士(Dr.Seuss)的《戴高帽的猫》(TheCatintheHat)或《老巴身上跳》(HoponPop)这类浅显易懂的童书,那么可以说你正在侮辱6岁孩子的脑细胞!
  让我们来看看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一本只有225个字的书和一个已经掌握6000个词的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从4岁起就已经了解了那225个字,并懂得如何使用它们。如果这个孩子不问为什么必须重复听那些他早已学会的字,那我们才应该担心呢!
  对一个6岁的孩子而言,他才刚要学习自己阅读,这时孩子认识的词虽然有限,但在听故事方面,他可不是个新手,他已经听了6年,可以说已经有很丰富的听故事的经验了。而苏斯博士所著的那些词汇有限的童书,是特别为了让孩子自行阅读而写的,这里要强调的是,那类书并不是用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
  在本书第三章,我也将建议读者,除了这类词汇有限的童书之外,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已经被许多幼儿园老师证实非常有效果的短篇小说。
  总之,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不间断的让孩子听故事,读故事。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都非常有好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2780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