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之思(上)

   2015-06-08 互联网网友36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摘 要】 处于全球化大背景下,受西方国家过度开放的性观念影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状况也越来越棘手,已成为困扰社会各界的一大难题。从当前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出发,寻找其中的可能性原因,探索切实有效的可行性措施,以期缓解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困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性教育; 现状; 原因; 措施  1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  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受到重视并开始快速发展始于1988年8月24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 
  该《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性教育正式被纳入我国中学教育的内容当中。此前,性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禁闭和萌动的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性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改革开放的洪流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渗透,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思考,特别是对文革期间将其推向顶峰的“禁欲文化”的全面反思。 
  这种新旧观念与中西文化的撞击,使得人们摇摆于传统伦理道德、封建禁欲与享乐主义和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的矛盾与困惑中,尤其是对于渴求自由的青少年,一方面是长辈的封建观念束缚,另一方面是现时代的自由与开放,这种矛盾与冲突难免使他们的性道德观念发生混乱。 
  近些年,由于受到西方性自由观念和各种黄色文化的影响,婚前性关系、少女怀孕、堕胎、青少年卖淫嫖娼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项由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 
  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据首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对中国近30所大学一万名在校大学生性行为观念的调查表明,有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15.7%,女大学生为5%;赞成婚前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57%,女大学生为26.7%。 
  暨大医学院团委1997年在广州地区八所高校的有关‘婚前性行为’的调查统计表明,1136名接受调查者中,14.1%有过性经历。据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1997年的调查,69.34%的上海未婚女青年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其中有过婚前妊娠史的占39.9%。”[1]种种的事实显示,当今中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与困惑。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青少年自身、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种参与群体之间在教育与行动方面的不和谐与矛盾性,致使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充满了混乱与困惑,缺乏明确与科学的指引使得他们前进的道路艰涩难行。 
  2 导致令人忧心的性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对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冲突,不同时代、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思想矛盾冲突日益尖锐,使得这个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困惑。现今的中国在性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似乎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有着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处于挣脱的边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2.1 社会方面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知识的爆炸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沟通成为可能,文化的全球化渗透更使得国家与种族间的关系不再单纯,开放的世界让年轻人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的洗礼。 
  中国传统的禁欲主义在年轻一代心中已不再占主导,而“性解放”与“性自由”的影响则日愈增大。80年代以后,各种与性有关的文艺作品、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纷纷亮相,电视的普及首先打破了年轻人心中的纯洁,网络时代的到来更让原本单纯的性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互联网的不可控制性往往也成为青少年走入性误区的罪魁祸首。 
  “在21世纪,学校性知识教育不再是当前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唯一途径,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出现,逐渐成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渠道。”[2]各种黄色书刊,黄色网站无孔不入地侵袭着青少年,社会环境中的灯红酒绿更是以其迷人的身影诱惑着渴求挣脱与自由的年轻人。 
  2.2 学校方面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学校的性教育越来越重视,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纷纷颁布法规和纲要性文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学校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对青少年的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负责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病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但长久以来,学校对于性教育方面仍是采取保守的态度,普遍都存在以说教的形式单调地向学生灌输性生理和性卫生知识,而对于性心理和性道德,性行为和两性关系等的教育则基本忽略,敏感的两性问题更是避而不谈。 
  在绝大部分的乡村学校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迫切地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们把种种的疑问寄托于身边的教育,而学校对性教育的禁和堵让他们不得不将渴求了解与指导的眼光投向了种种危险的可能性途径。 
  2.3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性教育方面。性问题的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只能在彼此间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之后,才能坦然自在地面对。而今,有不少家长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子女面前对性问题讳莫如深,采取蒙昧的政策,不重视、不关心子女的性教育。有的家长自身也缺乏性知识,缺乏对性教育的正确认识,更无须谈教育子女。 
  根据严为光对368名青春期学生的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家长缺乏基本生殖健康的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有30.2%的家长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可能会诱导过早的性行为。 
  [3]成都市于去年底对10万名中学生所作的一份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庭在性教育方面采取回避的态度。”[4]在权威型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异性交往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干涉和禁止,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模式和伦理规范下一代,而无视时代的变迁与现代社会的剧变。 
  2.4 青少年自身  青少年作为性教育的主体,生理的成熟决定着他们急切地想了解与性有关的知识。特别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明显提前,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内心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应着内心同一性的需求,他们更是对成长充满了好奇之心,急于了解自身的变化及异性,而身边正规的教育环境,却没有提供他们了解性知识的正确途径。 
  家庭回避,学校敏感,教科书也只是略微提及,根本没有办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所以,他们只能将满足自身好奇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上其他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虚拟网络等。徐莉等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学校教育、同学朋友、父母、展览、医生、录像带、互联网[5]。 
  一方面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一方面是自身心理的不成熟性,这必定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判断力,容易产生性道德偏差,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1792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