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发了几篇关于女人恋夫的文章,其中的一篇《只付出思想的男人》洋洋洒洒数百字把佛陀一般的三无男人(且不管是哪三无,其实无论哪三皆无),直奔女人(也甭提是怎样的女子,反正谁都有马失前蹄)心眼儿,戳那软肋去了,数落头头是道,任何一个自我意识超强的男人看了都会冷汗直沁,任何一位标榜真情无私的女子也自我怀疑。除非每一对男女皆是女施主与释加牟尼,一个落花有意,真心供奉;另一位凡心不动,流水无情,那真真相安大吉。男人不是佛陀,不是佛陀,末世无佛。而女施主确有其人,并非了了无几。把爱情当信仰,将情人做偶像的女人,一息尚存。 女施主被网上的警世恒言敲打得像范了戒律的
小和尚,叹息满世界的大师,书写睿智的话。然大师们果真是Naturebornwiser亦或是千万劫来烈火焚身,方才炼就铁骨金刚,然也?非然也? 女施主听《爱》,听《爱情》,听《爱情真伟大》,旅行听《广岛之恋》,睡觉听《电台情歌》,下雪时屋里没暖气缩在被窝里听《那么爱你为什么》,暑九时没空调摊在破凉席上听《盛夏的果实》,抹抹迷眼的汗——知了,知了怎么不叫了?知了都化了。女施主阴天听《阴天》,雨天听《薄荷》,女施主搓着手指空空听《钻石》。女施主不是祥林嫂,不是豆腐西施,不是大乔小乔,不是大小S,女施主只有自己的佛陀,有股市最低点买进指望升值的潜力股,有自己极其看好的长期饭票,女施主哼着大圣娶亲里的未了情,边烧菜洗衣。心中指望她的佛陀望着她,体恤她就好。佛陀不屑是超群,佛陀斥责是棒喝,佛陀说不工作就不工作,说不要孩子就去打掉,直到佛陀成日沉迷电脑游戏,早起只为NBA,女施主恍然觉醒,啊,佛陀不再是佛陀了,是男人;女施主从来不是女施主,是女人,要爱的女人,是怕一个人呆着闷,怕什么都不做对世界没交代,怕曾经被赋予了太多的爱无处回报,怕与阔男人交往被看成低俗势利,尽管她所谓曾经得到的在很多人看来并不以为意,更天经地义。毕竟,在连男人都越来越无视尊严,责任,欠债要还,上床前要以婚姻为前提,等等云云。男人口中的一介女流还念念不忘哪门子誓言,承诺。现实是真切的,现实里有Fauchon的烛光晚餐,有弓酬交错中周大福的Diamond Ring,至少也是晨曦里奔驰的“千里马”,迷雾中若隐若现的“紫玉山庄”。 女施主计算过失去与所得,吸取了周遭的孜孜劝戒,浏览过“男人一无所有”搜索到的所有文章后痛定思痛,苦不堪言,真觉得还不如不算呢。比打孩子,受热,挨冻,家徒四壁,欲求不得还要自悔千百倍的情绪一股脑涌上心头,煎熬,白天黑夜。
如此半年,一年,两年,女施主居然在一天之间顿悟了,她忽然想起佛陀对她曾经的教导,原来一切苦恼皆由心生,心是自己的,爱怎样想就过怎样的生活。她曾经和网上的大师们诅咒过这句话,曾认为这只是男人的托词与混帐:家徒四壁你教我怎样幸福?我现在就离开你去追求“幸福”。可她现在依旧在这儿,却不再看那些网页了,她发个帖子对大师们说不需要再骂,再埋怨了,因为脚在腿上连着,腿听人自己的使唤,受不住了,要走,随时出发;走不了,自有理由,不都说人本自私吗?留下了就说明自己的利益取舍,没人在奉献,实在全凭自己。恋夫狂也没啥,恋着不怎么样的男人也用不着算计自己亏了几分本钱。就像挑好了琵琶果,买的时候却被调了包,找人理论也没处去,那就回家拣出好的吃,或者全扔了,无所谓的,别只想着受了委屈。那位女施主是爱听歌才听歌,爱忧愁才忧愁的。
女人哪怕在怨念中也要找到自己的平衡与所求
,用不着以大师们的文字当标准,那只会平添烦恼人生真不只有一条路。别上网了,也别听我的,这篇文章都别看,看了的要烧掉,开个玩笑。 女施主不是我。
我真的不是恋夫狂。
我也为信仰这事儿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