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幼儿园无兴趣班家长还“纠结”

   2015-06-08 互联网网友76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导致孩子们从幼儿园就要承担巨大的学习压力,然家长们不知其实这样是害了孩子们。
  
  前天(14日,下同)公布的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调查通报透露,上海92.5%的幼儿园没有开设任何名目的兴趣班,孩子心理、体质、人际交往等情况发展良好。不过,不少幼儿家长在早教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错位”,亟待改变。
  
  幼儿园学科化是个别现象
  
  当前,多数家庭重视早期教育,不少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拼音、算术等,以至于很多人印象中,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负担不轻。为此,市教委教研室从全市1252所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了200所幼儿园,对7000多名园长、教师、家长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仅有7.5%的幼儿园办有学科性质的兴趣班,其中公办园占1.8%。
  
  孩子在幼儿园三年,不教学科知识,每天做什么?市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透露,全市超过9成的幼儿园都使用上海二期课改学前教育教材安排活动。由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四大版块,能够帮助幼儿在身体、情绪、行为习惯、认知思维、同伴关系、自我表达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4000名受访家长中,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98.2%。
  
  讲故事“作业”不会增负
  
  不少家长提出,虽然幼儿园不教学科知识、不开兴趣班,但经常布置课后作业,是否也有学科化之嫌?
  
  市教委此次专门调查了“幼儿作业的数量与具体内容”,结果有近八成家长表示幼儿园有课后作业,公办园教师布置作业的达79%,民办园达78.7%。不过,幼儿园的“作业”多数为讲故事、搜集资料、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市教委教研室学前教育专家黄琼介绍,“小学作业多为学科性质的操练、复习,而幼儿园的课后任务多是启蒙孩子探索的动手实践。这些作业孩子力所能及,多数喜欢参与,对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责任心有好处,不会增加负担。”
  
  一面不认同一面去报名
  
  “幼儿园不开学科班、不教学科内容,孩子玩了三年,进小学后如何适应?”
  
  调查展示,不少家长的早教观念和行为存在“错位”。尽管有76.3%的家长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孩子如不参加兴趣班,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如别的孩子”,但同时又有61.1%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过兴趣班。这意味着,家长的观念认识和实际行动有较大差异。在幼儿园阶段兴趣班参加比例最高的分别是绘画、数学思维和英语(论坛),参加舞蹈、乐器培训的孩子比例也超过10%。
  
  “其实,幼儿园并非不教学科内容,而是不以学科方式来教。孩子边玩边学,家长不必担心升小学后的衔接问题。”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园长姚健介绍,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其实融入了不少学科知识。如“春天”主题活动中,带孩子踏青,是体育锻炼;引导孩子辨认花草颜色,是美术欣赏;教孩子数花朵做加减,是学数学技能;让孩子认花的名字、描述花朵形状,是培养语言能力……
  
  过早的机械操练,容易损伤学习兴趣。应将很多知识技能融入主题活动,变老师灌输为孩子探究,在生活场景中快乐学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158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