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通化《英语辅导报》产权未明前途未卜(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6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143
核心提示:见下文
    吉林省通化市的“红帽子”报刊《英语辅导报》,尝试在非时政类报纸杂志改革浪潮中引领潮流,改制为私人企业。不料羊肉未吃成,惹来一身臊,遭遇上级主管部门通化市政府长达一年的强行接管。直到今年5月18日,本报采访此案时,通化市政府才将其经营管理权“归还”给报纸的创始人和法定代表人包天仁。 
  然而经历了一年煎熬的包天仁的焦虑并未减少,原因在于《英语辅导报》仍然产权未明,前途未卜。 
  这种困境,并不是《英语辅导报》一家所独有的。在新闻出版总署启动的报纸杂志体制改革中,“谁家的报纸”这一硕大的命题,是媒体改革中绕不去的坎。 
  市政府接管报社 
  2011年5月9日,通化市政府工作组正式进驻英语辅导报社。工作组以市政府副秘书长乔久成为首。在当年6月30日的员工大会上,乔久成宣布成立新的社委会,并称“原社长包主席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再适合做社长。” 
  此事让《英语辅导报》的员工感到非常意外。一位参加了这次大会的员工回忆,“多年以来,我们的感觉是,包社长和这个报社就是一体的。” 
  更意外的是包天仁。在他看来,《英语辅导报》从本质上来说是他的企业。 
  出生于通化农村的包天仁是30多年前通化少有的外语老师。1985年,包进入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1990年,包天仁正式创刊《英语辅导报》。但由于体制原因,报刊出版需要主办单位,因此《英语辅导报》是作为通化师院的校报诞生的。1992年,该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1993年起转为正式报纸,编入国内统一刊号。 
  《英语辅导报》发展迅猛,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扶持。“有种说法,通化市有‘一棵参、一瓶酒、一张报纸’,‘酒’是葡萄酒,‘报纸’就是《英语辅导报》,”包天仁向本报记者介绍,“在这个边远山沟里能干出这么一张有影响力的报纸,它就像一个怪物一样,经营好的时候,发行量1000多万份,累计纳税近亿元,有一年就交了1600多万。” 
  包天仁本人在通化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他脚踏官商学三界,在担任报社社长、总编辑的同时,是通化市政协副主席,1999至2005年间,还曾任通化师范学院的院长。 
  即使是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也承认包天仁做出的成绩。“在那个年代,老包的思想比较解放,能力较强,对市场比较敏感。”该局报刊处处长姚玉和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连通化师院院办主任李乐营也向本报记者承认,“这个报社确实是包老师个人办起来的。” 
  包天仁坚持认为《英语辅导报》是自己的报纸,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2009年底,包天仁个人出资成立通化天仁报业有限公司,以200万的价格,从该报名义上的产权单位通化市财政局、通化师院手中进行了产权转让。 
  然而,通化市政府对这次派工作组进驻报社也有足够的理由。首先,迄今为止,《英语辅导报》从未“脱帽”,其主管主办单位仍是通化师院,营业执照上的“经济性质”一栏,仍旧填写的是“国有经济”。 
  第二,这也是包天仁自己的要求。“前一段时间,他的企业不稳定,资金链断了,他向政府呼吁,说我有问题了,赶快救救我,政府就派了一个工作组了解情况,帮助解决。”5月17日,通化市常务副市长翟宪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在通化市政府进驻报社之前,由于大环境与经营等各方面因素所致,英语辅导报社的经营已不复盛况,员工工资累计数月不能发放,以致出现员工到市政府上访的情况。 
  市政府工作组进驻后出现了另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工作组通过审计查账,“列了我几大罪状,在宣布免职前,他们找我谈话,说马上就可以抓我。”包天仁说。 
  通化市审计局在此期间形成的一份审计报告称:“长期以来包天仁在报社管理上始终实行的是私营企业的家族式、家长制管理模式”,“包天仁个人被指存在贪污国有资产等严重违法问题”,“具体有在北京将报社的一个分支机构私自注册为个人公司”,“家庭成员吃空饷”,女儿出国留学资金来路不明,个人在通化师院、报社、北京公司领取三份薪金,用公款购买住宅,在报社核销个人生活费用,涉嫌诈骗等多种情节。 
  在包天仁的代理律师周泽看来,通化市政府的这一举动,是滥用公权,干涉企业内部事务的行为,甚至涉嫌打击报复。“这个报社是我自己干起来的,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你不能拿国有企业的标准来查我!”当时包天仁曾向工作组抗议,得到的回答是,“这是国有企业。” 
  一场未竟的改制 
  进驻事件让困扰了《英语辅导报》20年的产权不清问题彻底浮出水面。 
  20年来,《英语辅导报》都以名为国企,实为民企的状态运行着。只不过,该报的民企身份,仅仅是相关领导的默许,而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保障。在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声平看来,这种状态属于“产权虚置”,蕴含着极大的危机。 
  新闻出版总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认可这种说法:“产权不明晰是报刊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问题。”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开始进行的报纸杂志等出版企业的体制改革就试图走出这个困境。 
  来源:经济观察报
 
相关产品、服务: 婚礼策划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