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中国代工奢侈品大牌其实是在制造贫穷

   2015-06-06 互联网网友38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家。根据高盛12月24日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这是全球奢侈品牌的福音,却不是中国提振内需的福音。
  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今年12月公布《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中国人2009年奢侈品消费684亿元人民币。2009年金融危机方兴未艾,全球奢侈品销售额下降8%,但2010年开始激增,中国高消费阶层功莫大焉。
  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预示着2010年国内奢侈品市场前景依然向好,预计年增长率将达约23%。未来中国奢侈品消费保持乐观,高盛估计,中国未来五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上升到1.6亿。
  奢侈品是贫富悬殊社会的另类标志。中国奢侈品消费不会如某些厂商所声称,成为财富重新分配的手段,相反,中国制造业只是奢侈品牌背后默默无声的贫穷的制造者,中国制造绝不会因为奢侈品消费兴盛而焕发光彩,中国就是代工再多的奢侈品,也不会成为财富的分享者。
  目前全球的奢侈品牌集中在欧洲,是西方传统奢侈文化与等级观念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时代的恶劣复苏,无助于中国传统的雅致文化融入当代主流社会。恰恰相反,中国文化品味欠缺的高收入者越是追捧西方的奢侈品,本土的高端品牌越是被边缘化。想想中国的传统织锦、丝绸,或者陈列于文化博物馆,或者罗列于地摊,就是无法在品牌之路上复兴。
  一个发展中的社会需要的是逐级提升的消费,而不是低端与高端消费截然分隔的市场。我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失衡: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在上升,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二是政府消费增加而居民消费下降、城市居民消费大于农村居民消费。
  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纵向看中国投资率不断上升,从1952年22.2%,上升到2008年的43.5%,上升了21.3%。消费率从52年的78.9%,下降到2008年的48.6%,下降了30%多。1952-2008年的56年间,消费增长了46.7倍,年均增长7.7%,而投资增长了187.5倍,年均增长10.6%。
  就消费而言,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而政府消费不断上升。居民消费下降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呈逐渐上升趋势。1979年到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5.7%,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11%,政府消费年均实际增长11.2%。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从52年的31.1%上升到2008年的74.4%。而农村消费支出比重由52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25.6%。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684亿的奢侈品消费并不高,以4000万消费群体计,人均不过1710元,但如果未来5年消费群体上升到1.6亿,或者人均消费额上升,那么增长的消费很大一部分流入奢侈品领域。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相关,通胀压力存在、普通公众消费没有取得根本进展,奢侈品消费增速却一枝独秀,说明中国的分配机制失衡,通过资本、房地产等市场一夜变富的群体,通过扭曲劫富济贫的所得税政策,获得了源源不动的奢侈品消费能力。
  中国的消费在增长,内部消费失衡却在加剧;内需增长乏力、象征身份等级的奢侈品消费大增,最终造成中国是内需乏力、消费弱国、品牌弱国的现象。奢侈品消费的兴盛如果在经济与文化健全之后,成为中国内需崛起的标志,我们为此鼓掌,而现在却成为贫富差距与内需不振的象征,让人深感忧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9580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