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麦先生是麦村一成功商人,在结婚前夕,特意花了一万多元用上千根竹竿在村里搭了一个竹棚作为婚礼场地。麦先生说,搭建竹棚既可方便村民雨中参加三八节活动,又能让自己的婚事新办给年青朋友做一个表率。
千余竹竿搭建婚礼殿堂
当晚,在麦村檐口大约2.5米高、顶高约7米的婚礼殿堂已布置好。“这座殿堂全都是竹竿撑起来的,这创意真是新鲜,莫非新郎官来自山寨苗家?”一位前来赴宴的村民梁先生有些好奇地说。
婚礼开始,司仪引领一对新人完成了传统的“三拜”礼后,自然也没有省掉开香槟酒许愿切蛋糕环节,新郎和主婚人先后致词,接着,一对新人按照司仪的口令,喝下象征“百头偕老,永结同心”的交杯酒。
记者了解到,新郎官是杏坛麦村的一位成功的生意人,他叫麦学雅,其父亲麦元添也是一位商海泛舟多年的老板,“原本想去名酒店完婚,后来得知近些日子下雨,村里需要花1万多元搭棚方便村民观看庆三八表演等广场文艺活动,我们父子商量决定出资万余元,调集约1000根竹竿和本村数10名村民搭棚,这样既解决了费用问题,也是给年青的朋友做出婚事新办的表率”。
远方嘉宾现场献歌助兴
有钱新郎官举办简单隆重的婚礼,感动了远道而来的湖北嘉宾———湖北电视台的编辑叶晓红女士。
当晚,叶女士应邀表演了《好日子》、《越来越好》等精彩的歌舞,她的嗓子甜润,舞姿优美,不仅给婚礼增添喜庆,而且提升了婚礼的内涵,尤其是从台上到席间与众客人互动,赢得现场掌声不断。
婚礼上,喜气洋洋的中国音乐,纯朴魅力的民间习俗,让人回味无穷的道道佳肴,美丽新娘端来的“利是茶”,让两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外国朋友无不称奇,两位朋友用生硬的中国话连连“ok”喊个不停。
他们是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的婚礼,他们感觉中国人的婚礼很有特色,风情万种,他们敬佩婚礼主人不讲排场,不贪图奢侈的风格,并要求随行朋友用照相机定格这难忘的一瞬,带回国去与家人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