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7月又到了夏季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近日,有家长在网络论坛发帖询问是否服用抗病毒药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对此儿科专家提示,手足口病口服药物无法起到预防的作用,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意卫生、增强免疫力。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信息显示,4月16日至22日,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其中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指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春夏季节正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一般来说,患上手足口病的患儿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发热,持续2-3天。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手心、足心、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小疙瘩,一般为淡红色、红色,小水疱里疱液很少,疱壁周围有一红晕。口腔黏膜出现的疱疹疼痛明显,造成婴幼儿进食困难,流涎不止。很多患儿同时在双侧膝盖、臀部出现淡红色、红色的小疙瘩。手足口病发病后,各部位的水疱很快出现结痂,大部分患儿皮疹经过一周左右自然消退,不留瘢痕。
口服药物预防无依据
手足口病具备传染性,因此很多家长十分担心孩子会被传染,想用各种措施去预防。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某幼儿园要求宝宝吃抗病毒药物来预防手足口病,引起了很多家长关注。口服药物到底是否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