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为获取非分之财或非法利益,钻政策、法律空子,假结婚、假离婚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冒天不之大不韪的乱伦婚姻也频频出现。我们见到了父女结婚、见到了丈母娘女婿结婚、现在又见到了公媳结婚。从法律角度看,朱某儿子已与谢某离婚,而朱某丧偶,与谢某都是单身状态,双方可以领结婚证。但是,不违法并不等于合情理。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不违背公序良俗,而公媳结婚,从道德伦常讲,难被人们所接受。而如果真的拆迁,他们的婚姻关系是否能获得拆迁补偿相关认可,恐怕要打问号。
公媳如果为了多得拆迁补偿,即使婚姻是合法的,事实上也是利用法律通道进行的欺诈,在民法领域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法律不会容忍这样的浑水摸鱼,更不会让其图谋得逞。这已有例在先:去年宁波也发生过为多拿拆迁款,公公婆婆、儿子儿媳分别离婚,然后公公又和儿媳结婚的丑闻。但结婚证领到了,多拿拆迁款的盘算最终落空了。这叫做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屡屡发生的荒诞剧催人反思。这些年,有些人在经济大湖中乱了方寸,“除了要钱,什么都不要”。既然惟利是图已成思维定势,那么为了弄钱不择手段必然成为行为模式,而一旦发现假离婚、假结婚可以牟利,自然就会被其奉为发财捷经。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舆论场上一些谬论的混淆是非。比如对于为买卖住房避税、为突破住房限购政策、为多拿拆迁补偿、为骗取社保待遇的假离婚、假结婚,这些舆论不但不批评其丧失底线,反而为其寻找“合理性”,认为是现行政策在“政逼民离”、“政逼民婚”,以致民“不得不离”、“不得不婚”。
现代社会开放和宽容,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为价值多元。然而价值多元不是价值扭曲,更不是价值沦落。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在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同时,也必须有起码的底线、基本的共识、普遍的价值,即全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公序良俗。守法守德是为人做事的底线,对突破底线者必须说不,包括玩假离婚假结婚的和为假离婚假结婚鼓吹的,这同样也是社会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