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糖"现在几乎成了糖果的代名词。
曾几何时,几颗小小的糖果,吸引着无数孩子羡慕的眼光;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糖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记者从省城几大糖酒批发市场了解到,如今糖果市场60%以上的份额被婚庆所垄断,“喜糖”几乎成了糖果的代名词。
糖果生意越来越难做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往稀罕的“糖果”在人们心目中渐行渐远,很少有人会因为能吃到糖果而分外珍惜生活了。只有在婚礼、庆典等喜事上,作为彩头的“喜糖”才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3日,记者来到位于经十路西段的段店糖酒批发市场,各种红色黄色牌匾的门头有近百家,各种颜色和样式的糖果摆在路边最显眼的位置。经营了七八年糖酒批发生意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糖果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除了赶上结婚好日子,别的时候,糖根本卖不动。“以前一个月能卖上百斤,现在一个月也就卖出去二三十斤,10月份几个结婚扎堆的好日子才卖出去40多斤,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5家做糖果批发生意的店主,得到的答复都是如今糖果远远不如前些年卖得火,而谈及糖果的销路,除了部分商店的零星批发外,有4家店主表示有一多半的糖果是被结婚的新人买走了。
喜糖处境也挺尴尬
而参加完婚礼之后的喜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市民选择把喜糖闲放起来,以致造成浪费。家住燕山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每次参加完婚礼,拎回来的喜糖就会随手一扔,孩子不吃,老人也不吃,就一直放着无人问津。“每到年底打扫卫生,都能清扫出不少来呢!有的放置时间长了,糖在里面全化了,清扫起来还真麻烦!”
糖果企业很看中喜糖
记者了解到,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糖果,春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曾经一度是这一市场中最火爆的消费时段,如今,“喜糖”悄然成了糖果市场中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糖果为0.7千克。而根据我国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约有1500万对新人结婚,2008年预计有1600万对新人结婚,如果每对新人在喜糖上花费600元~800元,那就有96亿元~110亿元的消费市场。
我国目前糖果企业有近1000家,排名前10位的糖果企业年销售额大多徘徊在5亿-10亿左右,前10名企业的营业额约占行业的33%,其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箭牌占行业销售额的10%左右,排在第10名的营业额也有3亿元左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糖果产业的销售额就已近140亿元人民币,2007年销售额在200亿元左右。按这个估算,喜糖市场占据糖果市场的份额要在60%左右。
“喜糖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这一部分份额能占到我们销售额的60%以上,并且这一份额还在不断地增加,是我们主营利润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代理处的林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