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戴花,出自爱美的天性,古今中外皆然。老南京有句俗语:“二八看美,六腊看鬼”。春秋两季穿着适中,女人可以借衣饰尽情装扮。冬天就不然,穿得厚重臃肿,再打扮也难得精神。夏天“美”也很难,当年炎热不逊今日,人们思想守旧,视暴露为伤风败俗,生怕身躯遮之不全。要想在单薄的夏衣上营造“美”,实在不容易,于是佩戴鲜花就成了夏日女性“增美”的重要手段。更何况天热汗味扰人,鲜花香气馥郁,既能使空气清新,也能变臭汗为香汗。此时女人佩戴鲜花,既是社会的时尚,也是生活的需要。
南京鲜花生产以南郊花神庙历史最悠久,上世纪30-40年代市民消费的鲜花大部分出自那里。每到夏天,不论阴晴,卖花的商贩天不亮就要来采购鲜花。当时南门外道路并不宽畅,男男女女争先恐后,为的是赶早到市区卖个好价钱。
茉莉花结缘成年妇女
茉莉是传统的簪花品种,娇小玲珑,特别是在香、白两方面占得鲜花的先机。江浦民歌《茉莉花》唱道:“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茉莉花的甜香人所共赏。清人李渔说:“时花之色,白为上……”并认为“天之生此(茉莉花),原为助妆而设。”径直把茉莉的白,说成是老天爷造出,供女人戴佩的。
自古至今,江南广有种植茉莉,苏州所产最有名,也有不少远销到南京来。不过,平时南京街市上还是以本地花神庙等处花农生产供给为主,清晨、午后、晚间都有女子提着竹篮叫卖。她们将零散娇小的花苞,20-30朵用细铅丝穿成扇形,一板一板地出售。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南京已婚妇女多是长发梳髻,有圆形的“巴巴头”和长形的“横S”。通常是一板茉莉簪在脑后发髻上方,若有喜庆或做客,梳头时把卖花女叫到家里来现穿茉莉长条,然后围着发髻簪一圈,更显华丽高贵。短发姑娘则把数朵茉莉连起来,附在发夹上簪在耳侧发际,人若花娇,发有花香。除了簪在头上,扇形茉莉花板,也适宜佩戴在中式服装的前襟,映衬粉腮极是时尚。白兰花为少女所珍爱
佩戴鲜花,取其香,取其色,还取其形态,白兰花在这几方面都胜过茉莉。香逾浓,闻了后有甜甜的余香;色逾娇,有象牙的嫩黄,格外养眼;形态优雅,含苞时如笋芽,绽放开像舞裙。与茉莉相比,白兰花只差在不能如茉莉那样几十朵随意组合,可以随同发髻赋以形制,因此在成年妇女中受欢迎程度反而不及茉莉花。
白兰花花期本不长,由于花农的精心调节,把盛开期次第错开,一树谢了一树又开。花神庙左近农家,从春到夏总有白兰花时时飘香。上街卖花的妇女提着细篾箩筐走出,新采的白兰花盖在湿漉漉的老蓝布下。白兰花通常是两朵穿成相并的一对,给人以“买得两枝如并蒂”的联想,或者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青春少女的珍爱。上世纪前期,女孩子喜欢穿浅蓝旗袍,一时间几乎成了中学女生全社会通行的“校服”。大襟第一个纽襻上挂一对白兰花,清纯、别致,花香随人飘度,确实清雅讨喜。成年妇女簪戴白兰花的方式与茉莉差不多,掖在脑后发髻上,有的别在衣襟前。香味胜过茉莉,老南京则说:“没有茉莉‘合瞧’(耐看)。”
50年代南京还风行过一阵子小篾笼子盛放白兰花。那是用麦秸编结的长方形小笼子,正好容得下一朵白兰花卧在其中。笼壁疏离,看得见花,也闻得到香。握在掌中,放在怀里都不彰显,博得许多男青年喜爱,既闻香又不致被人笑话“娘娘腔”。晚上放在枕边,伴着甜香入睡,更觉惬意。栀子花平民百姓最喜欢
最平民化的簪戴鲜花应属栀了花。珠兰娇贵,白兰娇嫩,茉莉娇小,脱不了一个“娇”字。唯独栀子花易生易长易开花,老南京给它一个特定的形容词:“泼岔”(原意多指孩子能吃能喝不生病)。夏天矮矮的桅子树,累累的花骨朵压得树冠也撑不开,长势确实叫“泼”。一般说来,鲜花应在鲜花店里出售,即使是供给过路行人的白兰花、茉莉花至少也藏在“桥头站着的卖花少女”的竹篮里叫卖,只有栀子花给大把大把堆地在菜场门口,任人随意挑选。
栀子花价格便宜,盛花期恰在盛夏,缺点在香味太冲,只宜远闻,不宜近嗅。许多人家成把地买回家,养在水杯里,让燠热的房间拥有香馨。栀子花花头大,女人插在两鬓或发髻,显得粗俗、傻气,大多是别在怀间,甚至是腋下。出汗多或劳动量大的妇女比较喜欢佩戴,借其浓烈的香气解除汗味,名为“驱汗”。
珠兰和栀子花可谓绝然相反,香味清雅而持久。可惜太过娇贵,不易栽培,产量少花期短,因而售价高。此外,珠兰色泽青黄,花形小如一团鱼子,亦不迎人,簪戴的人相对比较少。曾见有的卖花女在一板扇形的茉莉花中央添一撮色泽较深的珠兰,改变视觉效果亦增益香味。虽售价较高,却倍受欢迎。佩戴鲜花也要各有所宜
上述的几种鲜花是夏天里女性常戴的,其实南京四时有鲜花,并且多年来有按节令佩戴鲜花的风习。正月梅,二月兰,八月桂,九月菊,以及春夏间的月季、蔷薇等等,何时戴何花,皆有定则。三月更有讲究,清明时不需戴花,只折一枝纤柳插在鬓边。这是女子必做的应时功课,否则就犯了“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的忌讳。
这是按节令戴花,此外有些场合还需要佩戴有特殊含义的鲜花。譬如菊花,现在用来装点灵堂,相反过去寿诞的寿星却需戴黄菊花,称作长寿菊或延年菊。再如婚礼上的喜娘(南京人称搀亲娘娘)穿戴妆饰整齐之后,主家往往要选一朵百合花给簪上,无非是取“百年好合”的吉祥含义。同样是在婚礼上,处在众人目光焦点上的新娘,除了珠花、绢花之外,要佩鲜花则非牡丹、玫瑰莫属,花色更要大红大紫,令人瞩目。时下受人青睐的“蓝色妖姬”,那时没有,即使有,恐怕也不会被人选中。个中因由十分明白,其一是色调与婚庆氛围不合;再就是那个令人生疑又生厌的名字,婆家的老人决然要拒之唯恐不及,你想,谁家乐意娶个狐狸精进门?